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制氢 返回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水变氢”不可能量产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重庆晨报上游新闻 发布时间:2019-05-26 浏览:

“‘水变氢’必须要有外部的能量才能有动力,否则就违反了能量守恒定律。”5月24日,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教授对上游新闻记者说。

5月23日,《南阳日报》刊发了一篇名为《水氢发动机在南阳下线,市委书记点赞!》的报道称,水氢发动机在该市正式下线,这意味着车载水可以实时制取氢气,车辆只需加水即可行驶。市委书记张文深到氢能源汽车项目现场办公时,为氢能源汽车项目取得的最新成果点赞。

该消息引发网友争议,被质疑青年汽车集团的“水变氢”是多年前骗局“水变油”的变异。

陈全世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已注意到这则新闻,因为没去现场,也不清楚这套“水氢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陈全世表示,水本身并不含有能量,如果要将水分解成氢气,必须有外部能量,比如最简单的电分解水产生氢。那么电从哪儿来?通常工业产生氢的方式有三种:金属储氢、压缩储氢、液化储氢,“单看新闻,我也搞不清楚它这个是什么把戏。”

▲“加水就能跑”的汽车。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上游新闻此前报道显示,青年汽车集团对外发布的首辆水氢燃料汽车,不用加注任何燃料也不用充电,唯一的消耗就是水,不但环保节能,续航能力也强,续航里程500公里。

“那是根本不可能的,水不含有能量。”陈全世强调。

水氢燃料车的最大秘密,也是最大科技成果在于一种特殊催化剂,在这种特殊催化剂的作用下,水轻松转换成氢气,最终实现青年水氢燃料车不加油,不充电,只加水,续航里程就能超过500公里,轿车可达1000公里的惊人表现。

陈全世认为,类似“水变油”的实验并非什么新发现,20多年前,他也做过类似实验。

陈全世说,这种物质并非什么催化剂,而是一种高质量的可燃固体物质,类似于炸药一样内部含有大量能量。水或其他液体不含能量,只是一种介质,将这种可燃固体变成可燃液体放入油箱,是可以燃烧的。但类似实验,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根本无法形成量产,因为该工艺还牵扯到如是否有环保、是否有安全等诸多实际问题。

分享到:

关键字:水氢燃料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