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福达合金5000万设子公司 开展制氢合金催化剂研究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发布时间:2019-05-27 浏览:

利用原有业务优势开展氢能相关业务,是目前上市公司布局氢能行业的主要方式之一。

5月25日,福达合金(603045)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出资5000万人民币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福达氢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暂定名,下称“福达氢能”),开展氢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等业务(具体以最终核准登记的为准)。

福达合金表示,本次投资设立氢能源子公司的目的是将其作为氢能源产业链核心材料业务平台,与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相关研究人才,探索研究能够实现低成本制氢的合金催化剂,结合本公司已有的合金材料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努力实现制氢催化剂的产业化和自主可控,以便在未来的氢能源产业竞争中占得先机,为公司培育新的增长点。

资料显示,福达合金的主营业务为电接触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我国电接触材料行业的领先企业。电接触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继电器、断路器、接触器、传感器、工业控制等产品,是电器完成“接通-传导-切断”电流以及信号产生和传输的功能载体,其电接触性能是影响电气与电子工程可靠性的关键,在低压电器领域有“低压电器之心脏”的称誉。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触头材料、复层触头及触头元件,能够为客户提供电接触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

福达合金2018年年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25亿元,较上年度增长 5.6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83.08万元,较上年度增长5.61%。2019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报告期内实现营收2.8亿元,同比增长18.0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91.16万元,同比增长173.83%。

众所周知,氢燃料是21世纪的终极能源。今年以来,政府工作报告新增“推动加氢等设施建设”;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发改委将制氢、运氢、加氢站等设备写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国务院发文落实加氢设施建设专职部门。氢能政策的密集出台,意味着新一轮发展机遇已经来临。

不过,由于氢能产业链长,它横跨能源、化工诸多领域,氢体系也很复杂,目前国内氢能发展依然相对滞后。而低成本制氢是推动发展氢能源的关键,为了提高制氢效率,学术界和产业界在积极探索采用贵金属及其合金材料作为催化剂,福达合金就是其中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个新兴行业中,探索过程必然存在风险。福达合金透露,目前尚无氢能源材料领域相关技术储备,全资子公司成立后,公司拟结合现有贵金属回收、贵金属精炼、冶金加工及粉体制备技术,将氢燃料电池用金属极板类产品及贵金属材料催化剂作为后续重点研发方向,积极探索利用现有生产线技术开发氢能源材料产品。

如果福达合金现有技术储备无法应用于氢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公司可能存在浪费人力、物力投入,导致氢能源材料项目无法继续开展的风险。

此外,福达合金氢能源材料项目还可能面临以下风险:

一是跨行业经营风险。由于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尚处于实验室阶段,氢能源燃料电池车的技术突破以及普及推广尚存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距商业化还存在较大差距。氢能源材料领域对于公司属于新型领域,公司本次涉足新领域,属于跨行业经营,本次投资存在无法达到预期的风险。

二是人才引进风险。公司目前尚无氢能源材料领域的人才储备,若全资子公司设立后,公司无法及时引进氢能源材料领域的高、精、尖人才,可能导致公司氢能源项目无法及时开展,导致项目搁置或延期,公司会存在投资损失的风险。

三是资金风险。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如公司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导致自有资金紧张,导致全资子公司没有足够资金持续开展氢能源材料业务从而使公司加大银行融资额度,使公司存在财务费用增加,从而导致业绩下滑的风险。

四是行政审批风险。本次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需工商、环保等相关部门审批,公司目前尚未取得从事氢能源材料行业的相关资质,可能存在未能获得有关部门批准或取得相关资质的风险。

分享到:

关键字:制氢合金催化剂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