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8年7月17日首发被否之后,这家负极材料企业又卷土重来。
5月31日,广东凯金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金能源”)在证监会披露招股说明书,拟再次闯关深圳交易所创业板。
凯金能源成立于2012年3月,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凯金能源本次IPO拟募集资金25亿元,用于建设“年产6万吨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及研发中心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招股说明书显示,凯金能源连续三年呈现营收净利持续增长态势。2016-2018年,凯金能源营业收入分别为2.17亿元、4.59亿元及12.59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140.63%;净利润分别为3796.77万元、7805.76万元和11097.07万元,年均复合增长率高达70.96%。
作为国内市场领先的负极材料企业,凯金能源客户主要集中在动力电池市场,公司与宁德时代、孚能科技、天津力神、万向一二三、天津捷威、比克电池、国轩高科、鹏辉能源等行业内多家知名动力电池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进而拉动公司业绩大幅增长。
在国际客户方面,凯金能源目前已经进入日本电池制造商 LEJ 供应商体系,并实现批量供货。与此同时,公司产品已通过松下、三星SDI、LG化学的送样或中试检测。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数据显示,凯金能源2017、2018年负极材料出货量分别为1.2万吨和2.6万吨,市场占有率明显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凯金能源连续三年保持营收净利增长态势,但产品毛利率却持续下滑,表明其产品盈利能力在减弱。如果不能在降成本方面取得有效方法,将对其未来的可持续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凯金能源负极材料毛利率分别为33.52%、28.39%和23.54%。公司与大部分同行业可比上市公司负极材料毛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主要原因为石墨化产能不足导致加工费上涨和焦类原材料价格上涨。
凯金能源表示,尽管 2018 年之后,公司已实现部分自有石墨化加工及炭化加工产能,但由于公司负极材料的生产规模增长迅速,石墨化加工和炭化加工产能尚无法满足自身全部需求。因此,目前仍有大部分负极材料的石墨化加工及炭化加工工序通过委外加工方式来完成。
除了产品价格毛利率持续下滑之外,凯金能源还面临着大客户依赖、应收账款增多等风险,而这也是其在2018年IPO被否的重要原因。
在大客户依赖方面,2016-2018年度,凯金能源对前5名客户合计销售收入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0.29%、64.52%和71.81%,其中来自宁德时代的收入占公司当期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63.37%、48.83%和45.57%。
在应收账款增长方面,2016年、2017年末及2018年末,凯金能源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 4030.29万元、1.14亿元和2.57亿元,呈逐年递增趋势。
2018年7月17日,凯金能源IPO首发被否。对于被否原因,发审委对凯金能源提出了包括大客户依赖、产品价格和毛利率持续下滑、应收账款增长较等多个方面的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