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创新国家能源规划编制初步思考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能源研究会 发布时间:2019-06-08 浏览:

国家能源规划编制事关国家能源安全、大气环境治理、人民身心健康、经济可持续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问题。中国十四五能源规划编制已进入工作状态,如何通过能源革命,实现国家确定的以人为中心低碳绿色发展理念,创新国家能源规划编制,将政府能源战略引领之手与市场竞争之手有机统一,打造生态美丽宜居中国,是值得认真思考重大战略问题。

国家能源规划编制战略引领顶层设计

能源是国家发展动力之源,煤炭、石油、天然气化石能源,风电、光伏、水电、核电、生物质热电、垃圾热电、地热、储能等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电网覆盖的电力体系、气网覆盖的火力体系、油气氢电综合动力加注站覆盖的动力体系、热力管网蒸汽管网覆盖的热力体系,整个能源系统门类众多而繁杂。各能源品种和能源体系汇总编制而成的国家能源规划,很难实现能源品种和能源体系之间有效协同,更难实现与城市发展、经济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有机统一和高效协同。笔者建议在国家层面,将中国甚至全球各能源品种和能源体系的战略专家和技术专家集成,组建国家能源规划编制战略引领顶层设计综合课题组,把握好各能源品种和能源分体系发展大势,提出国家能源规划战略引领顶层设计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不涉及具体能源项目,作为政府能源管理之手重点在于引领发展方向,充分发挥并调动城市和能源公司基层能源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从长远看,中国能源发展要立足本土,确立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作为国家主体能源,逐渐替代污染严重的煤炭,压缩燃油消费,限制炼油规模,加大中国本土油气勘探开发力度,降低石油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治理雾霾重任是国家能源长远规划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国家能源规划要对能源供应革命、能源消费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和加强能源国际合作做出系统顶层设计。中国如何坚决控制住能源消费总量,如何有效落实节能优先方针,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都需要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顶层设计。

城市主导能源需求预测与区域集成规划

城市是用能主体也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城市发展规划匹配城市主导能源集成规划是中国能源体制革命的核心。治理大气污染第一责任主体是代表广大市民意志的城市政府,而环保的根本是能源,城市政府主导城市规划,对城市能源需求最了解、最熟悉,如果城市能源主管部门和城市能源研究单位力量不足,可以委托专业咨询机构对城市电力、动力、火力、热力等能源需求做出详细的预测,随着时间的推移、经验积累,每个省市逐步打造出精干能源研究和管理团队是必须的,只有准确预测城市的各类能源需求变化规律和特点,才能有针对性确定能源规划编制。城市大力发展本土区域内可再生能源应该作为能源规划的重中之重,本土的风电、光伏、地热、生物质、垃圾、建筑节能等发展,将为城市实现投资拉动、创造GDP、解决就业、获得税收做出重要贡献,关键是这些资源是城市可以掌控的,同时城市主导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费与碳税征收,

城市主导能源集成规划可以实现能源之间互补互调。人的静态室内或动态车内用能,不论是电力、燃烧气体、热力、动力燃料相互之间是可以多能互补互调的。没有电力就没有现代文明,而且电气化是人类能源发展方向,二次能源电力将成为城市消费能源主体。

电与气之间互补互调。燃气热水器、燃气炒菜做饭,电也可以实现,电热水器、电饭锅、电炒菜等都是可以相互替代,电与气之间还存在竞争关系。可再生电力随气候变化波动性较大,城市市民用电波动性也很大,天黑下班回家,需要室内照明、开空调、看电视、洗衣机洗衣、电脑上网等形成用电高峰,而后半夜人们大都睡觉休息,用电大幅度降低,城市负荷中心天然气调峰电厂,依靠其启停灵活特点,协助电力供应和需求侧灵活互补互调。在可再生电力丰富区域,可以通过电解水制氢,注入城市燃气管网。

电与热之间互补互调。热和蒸汽主要满足城市市民采暖和工厂用蒸汽,电力也可以通过电采暖和电力锅炉满足需求,燃气或燃煤热电火力发电厂根据季节变化和城市用能变化,在发电和产热之间灵活调配,北方的火电厂冬季多产热,夏天则可以多发电,实现电与热之间互补互调。工业园区火力热电厂在满足工业园区用电用热同时,余热余电就近满足城市用热用电需求,要比浪费掉更有价值,化石能源能少烧就少烧,不得不烧时就把热和电吃干榨净提高能效。

气与热之间互补互调。燃气与热力之间关系更为直接,燃气燃烧首先产生热力,在北方大城市冬季采暖期间,气温变化巨大,遇到数天寒流时,通过科学规划布局燃气尖峰锅炉可以及时为热力管网调峰,天气回暖则及时关停燃气锅炉,尖峰燃气锅炉要比燃气热电厂或燃煤热电厂灵活得多,及时满足变化的需求,还能节省天然气。如果城市有大量地热开发使用,则可以减少天然气使用和燃烧量。

电、气与热动力燃料之间互补互调。随着电动车、氢能车、LNG/CNG车辆发展,电、气与传统动力燃料成品油之间互补互调更为常见,而且电、气大规模替代燃油成为发展趋势,油电混动、油气混动车技术已非常成熟,已售车辆众多,使得电、气与传统动力燃料之间互补互调更为方便。在电、气出现供应问题时,临时燃油发电机等也可以及时补位。

城市主导电力、燃气、热力、动力燃料集成规划后,就可以科学规划布局各种能源,优先发展使用本土因地制宜产生的各种可再生能源,用尽量少的土地满足城市用能需求,并且确保城市更安全。

能源公司协同进行各类项目战略布局

石油公司、煤炭公司、发电公司、电网公司、管网公司、热网公司根据国家能源规划战略引领顶层设计和城市能源需求预测,确定重大项目战略规划布局。

石油公司的本土油田和原油进口来源要做好战略性规划布局,大型石化基地要以拥有足够环保容量、人烟稀少、水资源丰富、交通便利的沿海为主,布局大型石化基地,同时配套规划建设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基地,在满足需求前提下,逐渐将大城市周边炼化项目、地方小炼厂逐步关闭。石油公司本土气田、地下储气库、进口管道气也要做好战略规划布局,每个沿海地级以上城市在深水航道和港口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规划布局一个大型LNG接收站,沿海东部省份以进口LNG作为主力气源,西部气源优先满足西部需求,战略规划好从黑河到三亚南北主干线,东部LNG、西部气源、北部俄气、南部海气协同满足中国中部用气需求。国家油气管网要科学规划、合理匹配油气上下游产业发展。

煤炭公司在国家可再生能源、新能源、油气逐步满足更大规模需求前提下,要科学规划、陆续退出煤炭产能,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经济制高点清楚煤炭力度会越来越大,煤炭的铁路、陆路、海路物流体系要逐渐弱化,中国最好不要再进口污染严重的煤炭,只要掌握好退煤炭的节奏,中国本土完全有能力满足煤炭逐渐减量的需求。

发电公司增量以可再生电力为主是发展趋势,不应该限制大片西部和海洋面积风电的发展,光伏、水电、生物质热电、垃圾热电也应该放开发展,只要将整个能源体系协助可再生电力发展,城市政府主导好能源集成规划,大规模发展的电动车和数量巨大的充放电装置,完全能够消纳绝大部分可再生电力,并能满足中国增量电力的主体需求。气电厂在城市负荷中心逐步代替煤电厂,依靠其启停灵活、占地少、环保好的优点,减少中国煤炭燃烧总量,沿海人烟较少的地区,适度规划建设部分核电厂也是应该的。

电网公司、管网公司、热网公司作为能源系统能源输配公司应该加强集成规划,增加联合调度的力度,电网特高压输配干线、管网大管径高压力输配主干线是中国整个低碳绿色能源系统的龙骨,一定要科学规划高效利用。城市配电网、城市燃气管网、城市热力管网(或工业园区蒸汽管网)则应该该就地注册就地纳税,增加城市政府对电网、管网、热网、动力加注网集成协同权利,提高能效,更好治理雾霾。

专家简介

许江风(1964-),男,山东阳信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综合规划资深工程师,从事油气田储量计算工作十年、天然气产业链工作十年和战略研究规划计划工作十年。

分享到:

关键字:国家能源规划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