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2019年中国电动物流车市场运营模式分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新产业智库 发布时间:2019-06-08 浏览:

2018年以来,国家为推动物流用车电动化,推出不少新能源利好政策。针对车企业,公布了《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交通运输行业标准<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JT/T1178.1-2018)实施工作的通知》,要求货车生产企业加强技术研发与产品升级,确保新研发货车车型满足营运货车安全技术条件的标准要求。

对于物流企业,特别是城配企业来说,在《关于公布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的通知》中,明确22个城市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大力发展城配新能源物流车。在《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管理的通知》中,为推动城配用车转型升级,将区别化管理新能源货车、纯电动轻型货车少限行,优化其管控。这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无疑利好电动物流车市场需求的增长。但由于补贴退坡幅度超过预期,电动物流车产量较上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根据高工产研电动车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电动物流车产量10.6万辆,同比下降15.2%。尽管如此,在全国各地积极推动物流车电动化的背景下,GGII预计到2020年全国电动物流车产量有望达到23万辆。

2014-2020年电动物流车产量情况(万辆)

GGII调研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10.6万辆电动物流车中,有较大部分的车辆在运营公司旗下,此外私人用户需求也在稳步增长。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了众多企业加入电动物流车运营市场,从北汽新能源这样的车企,到京东、菜鸟这样的电商企业,再到传化、八匹马这样的第三方运营企业,整个市场呈现一片火热的态势。

然而从实际运营现状来看,我国电动物流车运营市场依然面临着较多的问题要解决。虽然当前电动物流车在补贴、运营成本以及路权政策等方面较传统物流车有优势,但由于受各地补贴政策落地情况参差不齐、整车质量较差、以及充换电设施不足、充电成本高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行业面临着运营企业资金压力过大、电动物流车出车率低、整车故障率高、难以完成里程目标等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电动物流车运营中还存在着商业模式、盈利模式不清晰的情况,企业普遍处于亏损运营状态。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物流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