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SKI/旭化成等挤压 看国产隔膜机会与出路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6-11 浏览:

随着国际隔膜巨头扩产的加速,国内隔膜企业做出双行线的最终选择已经刻不容缓。

近期,SKI宣布其新材料子公司将在波兰的西里西亚地区建立一家隔膜工厂,生产锂电池隔膜(LiBS)和陶瓷涂层隔膜(CCS)。

无独有偶。旭化成也公告称,将投入约18亿人民币用于增设滋贺县守山市以及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基地的生产设备,以提高湿法隔膜“Hipore”和干法隔膜“Celgard”的生产能力。同时,公司将合理使用现有设备审查生产项目,促进整合生产线,以提高生产率。

同一时间段,国际两大隔膜巨头纷纷表态扩产,这背后究竟是基于什么原因?对国产隔膜企业来说是福是祸呢?

需求端,包括宁德时代、松下、LG、SDI、SKI等国际前五的动力电池大拿均在急速扩产,动辄超50GWh产能规划。高工锂电(微信公众号:weixin-gg-lb)初步统计,仅上述前三家电池企业2025年前总产能规划就高达160GWh。按照1GWh动力电池大约需求2000万㎡隔膜来计,这三家电池企业对应隔膜需求量将达32亿㎡。

供给端,除了上述国际隔膜巨头在扩产,国内包括星源材质、恩捷股份、沧州明珠、中兴新材等主流隔膜企业也在扩产。但就整个国内市场而言,比较尴尬的是,一方面产能结构性过剩,另一方面追求高端隔膜的品牌遭遇价格、净利滑铁卢的重重压力。

国际隔膜企业环伺,国内同行紧逼,走在当下的时间节点,国产隔膜企业已经趟出一条双行线:往下是继续沦陷于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泥淖;往上是对标国际高端隔膜企业,甚至与之对抗,生产出性价比更优的高端隔膜。

干法隔膜方面,干法单拉已经成为隔膜及电池企业在动力市场选择的共识。2019年,干法隔膜在国内市场将迎来新的春天。

一方面是基于动力电池企业纷纷降本增效的需求,另一方面是近年来国内干法隔膜企业的技术水平在提升,16μm薄型化隔膜,甚至三层共挤隔膜均会有亮相的机会。星源材质、沧州明珠、中兴新材、博盛新材料等都有相关研发进展。

截止目前,国内不少装机量排名前十的动力电池企业仍然选择Celgard等国际品牌的三层隔膜。但应该自豪的是,面对国产干法隔膜技术水平的快速提升,国际动力电池巨头也表达了强烈的采购需求,这对国产品牌来说,机不可失。

湿法隔膜方面,涂层隔膜依然是角力的重点,而竞逐的关键在于涂层材料及应用技术、生产管控等各个环节的综合配合能力。油性PVDF涂覆、改性陶瓷涂覆、芳纶涂覆等等均是国产隔膜企业在探索的主要方向,并且恩捷股份、苏州捷力、金力股份等少数国产企业已取得突破进展。

机会稍纵即逝。但,不得不说,国产隔膜企业背负着巨大的压力;也不得不承认这些国产品牌与国际隔膜企业在新产品上的些许差距。

一直以来,国产品牌要完成替代进口产品的最关键又有效的绝招是:性价比。是一味以低价迎合,还是以更高产品质量、成本取胜,这是国产隔膜企业需要果断作出的抉择。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隔膜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