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比亚迪动力电池开放“加速度” 备战丰田/大众供应链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 发布时间:2019-06-14 浏览: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比亚迪动力电池业务开放后的客户开拓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

农历端午节(6月7日),丰田汽车副社长寺师茂树在丰田电动化年会上对外证实,丰田将在未来携手宁德时代、比亚迪、东芝等合作伙伴开展电池研发、生产。

按照丰田的此次的介绍,其新能源战略规划要提前5年实现,这意味着,至2025年,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将提升至550万辆以上,这550万辆中,450万辆是HEV及PHEV,100万辆是EV及FCEV。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生产商之一,丰田一度在电动化的道路上一直犹豫不决,而此次在规划上提速明显表现出了在电动化上的决心。

事实上,450万辆HEV及PHEV车型是不难实现的。EV和FCEV才是接下来丰田最大的挑战。

为了完成这个挑战,除了将推出广汽丰田C-HR和一汽丰田奕泽(IOZA)等纯电动车型外,丰田还明确提出:联合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企业在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开展合作,加速高性能、长寿命电池的研发,并建立满足电动车高速增长的电池供应体系。

除了对于丰田电动化战略的关注,该新闻引发业内关注的另外一个点在于,在丰田的动力电池合作名单中,出现了比亚迪的身影。

这是在今年上海车展上,大众CEO赫伯特·迪斯邀请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到德国就动力电池业务探讨合作可能性之后,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又一次受到媒体聚光灯关注。

两个月前的上海车展上,刚卸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海兹曼、大众汽车集团全球CEO迪斯、现任大众汽车集团(中国)CEO冯思翰等一众高管出现在了比亚迪展台上。

迪斯现场向王传福说:“我真的希望您有机会能到德国来,看一下,探讨一下在电池上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性”。

从迪斯与王传福的对话来看,大众高管团显然有备而来。而大众与比亚迪展开合作的可能性似乎也由此大幅增加。

从2017年年底开始,大众已经启动了面向全球市场的电池采购招标,招标额高达500亿欧元。在2018年3月13日的大众集团年会上,时任大众集团CEO穆伦表示,大众集团在欧洲与中国这两大市场上已达成合作的电池采购订单金额已达200亿欧元。其中在中国,大众的第一家电池合作伙伴为宁德时代,第一批订单是针对即将在中国本土化生产的电动汽车产品。

大众称,由于电动车规模化之后,对电池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因此,大众正在为可能面临的电池产量不足的问题而寻找解决方案。而迪斯也表示,在电池上“可能会有更多的合作伙伴”。

2018年年底,王传福正式宣布未来将汽车电池业务进行拆分,成立独立公司并谋求上市的计划。

而在此之前的一年多时间里,关于其动力电池业务拆分其实一直在内部推进,业内分析认为,拆分独立上市,一方面可以提升其融资渠道,巩固比亚迪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第一梯队位置,另一方面,也可以“脱敏”。由于比亚迪与其他车企在整车领域属于同业竞争的敏感关系,这使其很难获得来自整车企业的电池订单。

事实上,自比亚迪传出动力电池业务独立以来,除了在去年7月宣布与长安建立合资公司外,其在客户开拓上一直并没有太多明显进展。

而上海车展王传福与迪斯的“偶遇”,以及此次丰田对外宣布的实际进展,释放出了明显的信号:比亚迪的动力电池业务正在以高起点,直接进入国际一线车企供应链。

分享到:

关键字:比亚迪 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