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6月19—20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电网侧暨用户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在苏州市太湖假日酒店举行。来自电网公司、设计院、系统集成商、电池生产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单位的280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期间,浙江南都能源互联网运营有限公司市场开发部副经理胡惠玥分享了主题报告《共享经济模式下的电储能综合价值探讨》,以下是演讲全文:
胡惠玥: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代表南都参加这个研讨会,很乐意在这里分享南都目前在储能行业的思考,也很乐意和各位专家领导共同探讨,在国家电力体制改革这么一个大发展的前提下,我们如何一起更好的去提高电网的灵活性,去帮助更多的用户提高效率,降低电费,这样可以实现我们整个社会更高效、更节能、更智能、更清洁的可持续发展。
在分享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有多少人用过滴滴打车?据我了解滴滴打车目前客户群体已经有3亿,这么一个庞大的客户群体,滴滴打车算成功吗?我个人感觉在商业模式上并不是成功,因为他只是把优步的商业模式复制到了中国。在战术上面滴滴打车算是比较成功的,因为他和政府一起合作,把私家车变成了运营车,优步不具备这种特制,他们认为私家车可以参与这种市场,不适应中国的环境,所以他就被挤下来了。
从2015年开始有滴滴出行这个软件的时候,定单量突破了13亿,每天定单突破了一千万,而且目前滴滴客户量每天以70.5万的数量在增长,说明他拥有庞大的出行数据,他在这个庞大的出行数据下面,他需要思考的是他还有哪些模式可以开创,可以带动哪些产业链的发展。
在这么一个互联网大数据的背景下,一款手机APP就可以驱动亿万经济,而在应用场景如此丰富,功能多种多样的实体制造业,为什么我们找不到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和利润点?这就是目前储能行业面临的难题。
大家都知道,南都电源从2016年开始,在行业首推投资+运营的模式,目前也在用户侧投运了很多的商业化电站,在统计过的总量上面,我们已经做到了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位置。但是我们也知道在这么一个背景下,单靠峰谷套第这一种模式是很难实现高利润的商业化运作。
不过我们有信心,因为这个行业在蓬勃发展,刚刚很多专家也介绍了储能行业从多少年开始,我们每年以40%、50%的增长,如果我们在这样一个前提下,积累了这么多的储能电站量,拥有了这么多的数据,我们可以不断的优化我们的电站,可以积累我们在产品、在系统集成、在电站运营上的经验,相信在行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可以保持我们在行业前列的地位,去探索储能更多的价值,所以我想跟各位共同探讨,在互联网大数据的经济驱动下,共享经济在电力系统上面,在电储能系统上面,有哪些适用的商业模式。
我今天的演讲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共享经济在电力系统中的模式,第二部分是探讨一下电储能系统的共享模式。
刚刚我也举了共享经济里面滴滴打车的例子,目前他们运营是比较成功的,在车子、房子、金融上面,我们都可以看到有很多可以参考的平台,共享经济到底是什么?共享经济它其实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含了用户、第三方平台、基础设施。我们知道基础设施是整个共享经济的核心,因为你需要有存储的技术,需要有大数据,需要有云计算,需要有GPS定位,有了这些技术,还有法律基础,你才有可能实现你在第三方平台的调度,资源的匹配。
那我们知道在共享经济里面,用户可以是提供方,也可以是消费方,整个就能实现一个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其实共享经济在美国概念里面,它可能最多的是对存量的利用,个人认为,我们既要对存量进行很好的利用,可能也要对增量市场更加的关注,因为我们知道企业卖产品给用户,用户又会提出新的需求到企业,所以它就会是C2B、B2B、B2C这么一个商业逻辑循环,供需市场会实现更大的匹配。
再来看一下电力模式,最早的电力模式是发输配用,单向性的保证整个电厂的平衡,平衡可能就需要调节,调节可能就有功率的偏差,功率的偏差可能就有有功的偏差和无功的偏差。有功的偏差我们会说有功调频,无功调压,目前我们比较关注的就是有功这块,国内频率偏差在正负0.2赫兹,我们比较关注的是发电和用电的匹配。但现在的电力模式我们会发现有更多波动性的电源出现了,分布式发电现在在广泛的应用,电动汽车也上来了,它对我们整个的电网冲击很大,随着它大量的发展之后冲击会越来越大,我们还会有大面积的电力故障,但是目前我们国家是坚强的电网,这在我们国家是很少的。
另外就是负荷,我们知道高端的制造业,人工智能包括高端精密设备,这些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会越来越多,可能一个闪断,他们就没法工作了,所以负荷也算是比较厉害的波动源。
作为灵活性资源,为什么常规资源和抽水蓄能放到了灵活性资源呢?就是因为它可控,它可以作为调节性能,我们现在的电力模式里面,要好好的把握住这个灵活性资源,然后把波动源对电网的影响降低到最小。未来它的电力模式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看到灵活性资源会越来越多,我们刚刚讲到的常规电源里面,火电、水电,包括有少量的核电,分布式储能,储能我们知道是双向的,是可控的,所以我们也把它作为一种灵活性的资源。
第四种抽水蓄能刚刚也说了,还有车联网,车联网这个东西它其实也是在互联网层面的一种调度,它会变的更加灵活。波动源我们看到三种,但其实它是一种整合,不是只存在这三种,未来电力和能源可能会互为一体,未来电力在能源比重里面会越来越多,而且我们要看到未来的电力模式会越来越多,虚拟电厂、综合能源,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电力模式出来了,所以未来可能会考虑到的是多能源的供应平衡,这是未来我们构思的一种电力模式。所以在这种电力模式下面我们想到的就是共享经济在电力系统里面是不是会有一些应用模式。
电力系统共享经济它跟传统的我们目前看到的互联网的共享经济不太一样,在电力系统里面,它的共享模式可能没有传统的滴滴打车还有优步,没有车子房子的共享模式那么简单,因为远距离的传输的话这种经济效益会很大。但是作为电力系统做共享经济,经济效益会不会很好呢?这个要画大大的问号。因为我们知道电力可以远距离的传输,在网络不阻塞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实现电力的匹配。国家电网不就是在建一张大的电网吗,他不就已经实现了整个共享的电网平台吗,就是物理层面的,所以我们也会在思考这个问题。
目前国家电网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它其实就是在整合共享经济,我们物理的电网上面加了数据采集,加了一些智能的通信、控制、计量等等措施,其实我就是在给共享经济铺垫一个平台,为了在整个电网里面实现更精准的匹配,知道供给侧生产的状况,能耗的消耗,应用侧就是在消费端,他们的一些需求,变的非常的精准,然后他的资源就能可靠的分配利用。
所以我们认为在电力系统里面,共享经济就是从分散的大量自由化问题变成了全局优化问题,未来你会把资源看的更加的重要,然后你怎么精细化管理这些资源,怎么精准的去调配这些资源会变的更加的重要。
如果我们能够实现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的提高,其实也就是共享经济在电力系统里面最大的价值,而且这种精细化的管理将会创造更大的经济财富。
总结了一下,在电力系统里面目前觉得有三种共享模式,第一种是分布式光伏发电,为什么不包含集中式的?为什么没有风资源?光伏在随处可见的资源里面,分布式光伏是最常见的,虽然我们整个国家目前可再生能源在全球排名肯定是最大的,2018年底,3.5亿千瓦的新能源装机量,光伏占了1.7亿千瓦,这么一个大的比重里面,分布式光伏其实也占了30%,在这么一个比重里面,用户群体是最多的,分布式光伏怎么样去实现它的贡献,怎么样实现它的调度,我们认为它的共享模式是用户参与可能会更多的模式。因为分布式光伏,用户也会对他的发电源变的可控。
第二种就是可调度的负荷,未来电动汽车越来越多,或者更多的负荷设备变成智能控制,定时的功能会越来越多,这样的话我们整个的负荷会变的更加的可控。
第三种就是储能系统,储能系统具备了发电和负荷双重功能,所以它的可控性会变的更加灵活,未来储能系统会比光伏,会比负荷具备更好的前景。
第二部分要跟大家分享一下储能系统目前存在的共享模式。我们认为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多用户单储能系统的共享模式,为什么我们会提到多用户,共享肯定是好几个用户一起来分享,为什么我们会是单储能系统呢?因为我们也是在测算,在做实例,我们会考虑到每个用户可能他们是工业企业,他们用电存在差异性,他们的生产方式存在差异性,他们的工作方式也会存在差异性,所以导致他们的用电习惯会存在差异性,这样的话如果说它的储能用电低,你的储能用电高的话,你们就可以匹配,所以我们在负荷上面会进行一些优化,这样多用户通过共享储能可以通过各自电力负荷优化的时间不同,实现共享的过程,能够帮助他们节省电费,提高他们整个的用电效率。
同时也要综合考虑整个储能系统的配置,目前南都做了很多的储能系统方案,我们会发现你要考虑它的综合投资成本,要考虑它的调度策略,要考虑它的负荷预测,我们基于的是用户的历史数据,并不是说你用电量大你就一定能做储能,这个我们也是排除了很多可能性的风险因素,包括你的占地面积,各种因素考虑之后,我们才会决定我们一方要不要上储能设备,这个不是简单的说只要你用电量大,只要你想做,只要你有额外的充电量,你就可以上储能,这个还有很多的前提条件。我们目前在无锡星州工业园就做了一个多用户单储能系统,每天能放16万的电。什么概念呢,它这个工业园区每个月的用电量在6000万到7000万度,我们每天保证储能能够放16万度电。工业园区里面有好多家企业,每家企业的用电肯定是存在差异性的,这个对园区来说,肯定是有效益的,而且我们帮助用户,如果用户他有检修的一些需求,他有需求侧响应的需求,我们储能都能帮他实现,所以储能在这里面体现的是综合价值。
第二个就是多用户多储能的共享模式。很多专家之前都有谈到,他们叫储能云。就是需要有一个第三方储能系统的调度平台,这个平台由谁来做?不管谁来做,前提是你必须得懂储能电池,你必须得知道它们的控制逻辑,你必须知道储能电池在哪个放电深度下循环寿命是多少,这样才能把整个储能系统进行最大化的优化,所以整个的调度策略在第三方储能系统调度运营商里面要非常的熟悉。电站可以不用你来建设,但是要由你来运维和管理,意味着你对这个电站很熟悉,对电池很熟悉,对里面的设备也很熟悉,整个电站的运维就会变的非常的高效。
可能会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确保多用户里面的单个用户的优化效果不会低于他们实际的优化参考值,我们还会最小化他的高峰用电费之和。第二保证多用户的效益是不变的,最小化多用户总负荷的峰谷差。
镇江在去年630在电网侧和用电侧同时投了储能,南都参与了用户侧储能系统投资和建设运营,这里面有很多家化工企业,我们希望达成分布式储能系统,最后能够优化他们的储能调度,能够优化他们的负荷曲线,实现储能在里面最大化的价值利用。
最后我想用一张图来结束我今天的演讲,我给这个图配了32个字,最下面是基础设施,全网泛在,中间的通信调度,无所不能,再上面一层是电力市场,人人参与,第四句是能源共享储能先行,相信电力系统共享经济模式下,储能要先做好,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