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6月19—20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联合江苏省电机工程学会、全国微电网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江苏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电网侧暨用户侧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在苏州市太湖假日酒店举行。来自电网公司、设计院、系统集成商、电池生产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单位的280余位嘉宾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会议期间,长兴太湖能谷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敢峰分享了主题报告《用户侧储能系统运营实践分享》,以下是演讲全文:
徐敢峰: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太湖能谷公司的近况。
太湖能谷是由硅谷团队领军,整合中国电池产业优势发展起来的。目前主要是在电动叉车、智能牵引电池、大规模的储能电站以及我们现在在做的5G通讯铁塔的储能电池这三个方面。
这个公司的特点,我们目前是应用了4G的技术,马上就应用5G技术,通过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下的电池在线医生,云平台下成组控制和能量管理技术,对电池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这个是我们特有的技术。
同时,我们技术的核心优势就是把原来传统的电化学电池譬如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成功地延长了一倍,可以使储能的性价比大幅度提升,所以应用在各种牵引电池、储能电池中,我们的性价比优势就会凸显,利用储能技术的优势我们也进行了很多的商业化运营。
刚才听了几位演讲嘉宾的演讲,我们目前处在国内的电力改革、储能应用这样一个非常好的大环境下,而储能技术的发展,现在也是大量的、密集的推陈出新,或者说我们从原来的物理储能、化学储能、电池储能、其他技术的储能现在基本上聚焦在电化学储能这一块,包括氢能。
我们讲一下我们做的试验结果,在锂电和铅酸电池中,应该说锂电的优势是能量密度大、循环寿命长,这个都是它的优势。但是在度电成本中,铅酸电池有一定的优势,而且在安全性中,铅酸电池有比较明显的优势。在可回收性中,铅酸电池基本99%都能回收。充放电倍率、反应时间上面锂电略有优势,这是我们目前分析在储能电站上面两个大的系列,锂电和铅酸电池两个体系方面各自的优缺点。
但是太湖能谷的技术做了一个什么改进呢?就把原来的铅酸电池的劣势通过物联网的平台、大数据的计算、电池的在线医生,大大的延长了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所以我们基本上说通过我们的技术,当然这个技术应用到锂电,应用到其他的电化学储能系统中也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目前比较成功的应用就是把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从正常的充放电700次成功延长到1500次左右,所以使整个储能电站的经济性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这个是我们做的通用AGM电池,也就是常规说的电瓶车的电池,这个电池的特点是什么呢?它的国内市场的市值、产值,大概一年有1000亿。所以我们大量采购的时候它的成本不会提升。而它的备品、备件的配用在全国各个地方都有,所以整个的AGM电池作为储能电池,我们在做储能电站的时候,我们觉得它的性价比特别好,因为它电池本身的利润已经很低了。全国又到处能够采购到,所以你换电池很容易。第三,这个电池是百分百回收的,而这个电池我们把它变成了梯次利用的时候优势更明显,大家看到前面的100个AGM电池做了一个30度电的叉车电池的应用组,100个叉车电池的应用组做了一个3兆瓦的储能电站,这样的循环利用使它整个的性价比就更加得到提升了。
这个是储能电站应用,它的度电成本,我们现在充放一次在两毛钱左右的度电成本,如果大规模的应用,我们认为度电成本基本可以接近抽水蓄能电站,在一毛钱左右的水平。
再讲一下核心优势,为什么我们能够做到,因为我们选铅酸电池真的是一个比较小众的产业,大多数人认为铅酸已经过时了,大家都在用锂电,为什么我们坚持铅酸呢?有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就是安全性特别高,不管冷还是热,铅酸都不会爆炸也不会起火。
第二个就是成本很低。我们认为铅酸电池的采购成本很低,通过我们的长寿命管理,使他的充放电的度电成本成功的降到两毛左右,性价比很高。
第三,回收性高。铅酸电池用完以后,储能电站的残值大概还有45%左右,这个对于投资商来说他觉得残值比较高,比较靠谱比较放心。
第四,铅酸电池可以大规模的进行采购应用,它的价格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就跟国际的铅价有关,跟生产制造方面影响比较小。
锂电安全性有一定的影响,成本比较高,可回收性低。但是通过我们太湖能谷的技术以后,我们解决了铅酸电池的寿命比较短的问题,我们把我们的优势归纳为这四项,
第一,安全性高,铅酸电池做储能电站我们确保安全。
第二,经济性好,我们的度电成本大概在两毛左右,比较低,跟锂电比较有价格的竞争力,所以我们基本认为铅酸电池做储能,在当前的峰谷电,特别是江苏、北京、上海都已经能够挣钱了。
第三,环保性好。铅酸电池几乎100%可以回收。
第四,运维方便,全国都有铅酸电池的点,如果你要运维,换电池特别容易。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公司运营到现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已经做了全国的动力电池的应用,我们讲的叉车电池大概有五千多组,召回率4%左右,线下服务次数也只有30次左右。大部分全部是远程的,通过我们的互联网4G技术,免人工运维,这是智能电池远程运维的经验,我们相信用到储能电站上也一样,没有问题。
目前公司已经在浙江省建有三个储能电站合计2.5MW/25WMh,其中包括浙能集团共建的西密克储能电站。在江苏镇江、苏州建有7个用户侧储能电站,共计5.75MW/46MWh。目前总体运行良好,经济效益明显,有很多电站已经盈利了,获得了用户、电网及投资方的一致好评。
未来我们觉得储能电站在5G时代,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前景。我们认为我们现在再把它做成一个5G时代的三网融合,一个是交通,一个是通讯,第三是能源互联网,我们认为在5G能源互联网中我们有比较大的优势,就是把智能叉车和储能电站,和5G的铁塔,三个做储能电站电池的梯次利用,这个前景非常广泛。首先电池5小时生命周期做智能叉车电池,充放电大概5个小时。用了两年以后可以用到储能电站上面,再用两年,它的电池能量就从90%降到70%左右,储能电站用完以后再到通讯铁塔做备用电源。这个经济性就非常明显,铁塔用到大概60%,一两年以后再进行回收,那个时候铅酸电池的残值大概还有45%左右,所以我们认为5G时代整个的能源互联网的市场前景,如果和国家政策更加贴近,更加服务好国民经济的话,整个规模性非常大,市场前景非常好。所以我们相信三网融合,交通、通讯和能源互联网,我们做的应用模式是非常好的。
太湖能谷和5G技术的结合主要这么几个方面,第一,太湖能谷的技术是支撑5G能源系统。大家知道5G的电力供应和4G大概是5-10倍的关系,基站备用电源用的电,5G大概是4G的十倍。其次5G的铁塔密度又是4G的5倍到10倍,在这样的情况下面我们认为5G的铁塔将来会作为能源互联网的一部分,就会成为一个标志,所以它第一个是单站的功耗增加要将近5-10倍,第二个是基站的密度、数量又大大增加。稳定可靠的通讯电源是5G运营的保证,因为在4G运营过程中哪一个基站出问题对大家影响不是很大。但是5G来临的时候,像汽车的自动驾驶这些,稳定的运营才是5G技术运用的基础,不然就出大问题了。第三,巨大的电费和设备的开支,在5G应用中,很多人说中国的5G发展得特别快,搞通讯的人都知道4G还没挣钱呢,或者钱刚刚开始挣呢,5G又上来了又要投资,所以对5G来说,降本增效也是很重要的一环,所以我们跟5G的配合也很重要。
第二个是5G技术能够大幅提升太湖能谷的技术,提高它对储能系统的监测、运维能力,加大对电池整个在线运营的情况。第三个是提升电源的稳定性,第四,优化负载监测,提升负载平衡能力,这就是我们在5G时代往未来看五年到十年,我们这个技术是不是还有竞争力。我们觉得跟5G的结合,跟铁塔的结合,以及应用5G以后自身技术的提升都非常有利。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