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南钢集团或接盘中电光伏

作者:张英英 吴可仲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19-06-26 浏览:

继华能集团拟收购协鑫新能源51%股权之后,又一家光伏企业或迎来新“财主”。

近日,有消息称,昔日老牌光伏企业——中电电气(南京)光伏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电光伏”)迎来当地国企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联合注资数十亿元,旨在帮助其摆脱多年历史债务,重回正轨。其中注资方之一为南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集团”)。

“龙头”变“老赖”

中电光伏成立于2004年,是我国较早一批太阳能电池组件研发和制造商之一,在业内集光伏龙头、第二“黄埔军校”和美股上市企业等标签于一身。2007年5月18日,中电光伏成功登陆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成为南京市首家在纳斯达克上市的企业。

在上市之后,中电光伏不断扩张,业务从最初的太阳能电池延伸至太阳能全产业链。不过,随着2011-2012年光伏行业遭遇欧债危机、欧美双反,公司业绩开始呈现下滑态势。

梳理中电光伏2011-2015年财报不难发现,其已连续5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9429.27万美元、-1.34亿美元、-5060.91万美元、-5609.64万美元和-8049.73万美元。

在此期间,由于临近股价1美元、股东权益1000万美元、公众持股市值1500万美元等退市红线,中电光伏屡次遭纳斯达克警告,后被纳斯达克责令退市。

在连续数年业绩下滑背后,中电光伏背负的更多压力来自于沉重的债务。2011-2015年,中电光伏平均每年负债率高达106.69%,总负债分别为6.71亿美元、9.17亿美元、8.09亿美元、8.21亿美元、7.60亿美元。

“目前中电光伏负债累累,对外拖欠客户少则几百万元,多则数千万元,拖了好多年没还,已经成老赖了。”曾经与中电光伏有合作关系的人士表示。

不仅如此,一路走低的业内口碑和名声,甚至还从国内一直蔓延到了国外。

据外媒报道,因多次交付违约,近两年中电光伏已被印度当地的太阳能项目开发商Acme Solar、RattanIndia和Refex Energy先后投诉,印度当局正考虑将其加入组件进口黑名单。

“在印度被列入黑名单后,恐怕仅剩下澳洲唯一市场了。”业内知情人士透露,目前中电光伏在国内的名声、信誉并不好,业务主要分布在海外的印度和澳洲市场。

寻求代工纾困

困境面前,中电光伏仍在艰难求生。

据了解,中电光伏选择的另类生存方式就是:企业接收订单,交由ODM工厂来代工生产产品。

实际上,寻找其他企业代工在光伏行业并不鲜见,市场需求强劲时,即使一线组件企业也会让二线企业代工。现在看来,目前业内主要存在OEM和ODM两种方式。

一位光伏材料生产商透露,OEM工厂是接受品牌方提供的所有材料,进行产品代加工;ODM工厂是接受品牌方指定购买的材料,进行产品代加工。目前加工费约为0.12元/瓦。

“他们(中电光伏)基本不自己做组件,找别人代工,然后贴牌。”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据了解,中电光伏曾在中国南京和上海、土耳其、韩国及美国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拥有组件产能达1.2吉瓦。“不过,除了部分海外工厂,目前南京、上海工厂有少量订单可做,多采用ODM形式。”

据中电光伏员工透露,目前公司在国内有一部分工厂仍在生产,但谈不上效益好。

知情人士介绍,目前中电光伏正积极与杭州瞩日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推动拼片组件试产和认证。“拼片技术会成为未来光伏市场的一个风口,隆基股份、晶科能源和通威股份等龙头企业也在试样。”

重组有没有戏?

或许挣扎才有希望。近日有消息称,当地国企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有意联合注资数十亿元,施救徘徊在生死边缘的中电光伏。业内有人猜测,上述“国企”是南钢集团。

公开信息显示,南钢集团前身为南京钢铁厂,始建于1958年,是当时国务院批准建设的我国冶金行业18家地方骨干企业之一。

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南钢集团已经在体制机制上发生了重大改变。2003年4月,南钢集团实施了整体改制并进行资产重组,以资产出资与上海复星集团合资成立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后者成为南钢集团控股股东,南钢集团也从国有独资企业转变为非国有控股企业。

据了解,南钢集团此前就曾涉足新能源业务。2018年11月,北京中科中电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南钢集团共同出资成立江苏科电南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新能源投资、建设和运营,致力于为工商业用户及耗能企业提供多元化能源服务,为新能源的高效应用及工业节能提供投资和技术解决方案。

对此,有业内人士表示:“中电光伏已经没什么了,可能地块值钱。”

分享到:

关键字:光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