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氢储能>燃料电池 返回

林德张辰东:构建完整氢能产业链 助推中国氢能发展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氢燃料电池 发布时间:2019-07-04 浏览:

燃料电池风口之上,发展氢能既是机遇,也有很大的挑战。工业气体巨头林德将氢气作为商品已在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市场运营多年,对氢气安全、稳定、高效的运行和管理有独到认知和见解,在发展氢能业务方面有着明显优势,因此成为推动氢能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7月3日,“2019高工氢电产业高峰论坛”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3楼浦东厅盛大开幕,在会议上,林德公众有限公司亚太区清洁能源市场总监张辰东发表了“氢能‘兵法’”的主题演讲。

张辰东介绍,林德气体拥有130多年历史,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全球最大工业气体供应商及最大的化工企业之一,2018年的销售额大约280亿美金,目前市值超过1000亿美金,名列财富500强前50位。林德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国际气体巨头之一。

在氢能领域,林德构建了从氢气生产、液化、运输、存储到加注的完整氢能产业链,是最早参与氢能产业并在全球布局的先驱者,在全球拥有大量的成功经验。

截至目前,林德为全球超过160个加氢站提供了关键设备或参与建设。林德已经在全球为各类燃料电池车和氢能叉车总共成功安全的完成加氢1百50万次之多,这些林德加氢站的总加氢能力最大每年为1500万公斤左右。

在会议上,张辰东向与会人士分享了全球加氢站建设情况。

目前全球共计586座加氢站,303在运行中,84座计划建设,199座暂时停用。美国加氢站主要集中在加利福尼亚州;欧洲加氢站主要集中在欧洲大陆、北欧,包括英国也有一些;亚洲加氢站大部分集中于日韩,尤其是日本。

全球80%的加氢站是公共开放的加氢站,其中大部分加氢站加注压力达到了70MPa,基本达到了未来为乘用车加注氢气的能力,而目前中国还没有做到这两点;加氢价格方面,北美地区在14-15美元/公斤,欧洲做到了每公斤10欧元内,亚太地区的日本1000JPY/kg;氢气来源方面,大部分氢气来源是压缩氢气,尤其欧美、日本等地区都采用压缩氢气,水电解氢气只占了非常小的百分比。

国内加氢站这两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小高潮”,但“大高潮”还在后面。

值得一提的是,氢能方式拥有气氢、液氢、有机液体等。张辰东认为每一种方式拥有自己的适用环境:“液氢”适合于中型以上城市配备, 便于城市规划和管理。配备少数几个站即可得到快速加氢和大容量处理,最小化氢气的道路运输次数,可实现100辆巴士的加氢每天每个站,可以为一个城市配备5-50 吨/天氢气加注。

“气氢”适合于中型城市, 通过氢气管道直接连接离子压缩机实现气态压缩,可实现50辆巴士的加氢每天每个站,可以为一个城市配备5-10吨/天氢气加注;“有机液体储氢”适合于能获得可再生能源如风、光、电的城市,能接受不连续的氢气源。

“林德从气态氢气压缩、液氢泵高压加注到氢气液化的一系列独特技术,并在全球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已得到实际验证。”张辰东说,这些技术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在经济生产、运输、加注、压缩方面能够很好地提供氢气整体解决方案。

今年6月,林德参与投资的驿蓝能源所投资的上海化工园区加氢站是国内首个商业化70MPa加氢站以及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商业化加氢站。

该加氢站将利用化工区的副产氢气,为化工区的运营车辆和上海市其它加氢站供给可靠优质的氢能。日氢气供应能力为1920公斤,具有35MPa和70MPa两种加注压力,具有给燃料电池汽车加氢、鱼雷车充装、燃料电池汽车维修保养、新能源汽车充电等功能。

林德为上海化工园区加氢站提供稳定可靠的氢气气源、管道运输、现场存储以及离子压缩机和加氢机等基础设备,为加氢站的成功商业化运营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其将继续与驿蓝能源等合作伙伴深度合作,推动中国氢能产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