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富力集团与华泰汽车集团联合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召开发布会。宣布双方正式达成战略合作。华泰汽车官网上显示,此次富力集团参股华泰汽车,双方将携手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在传统汽车领域并不出彩的华泰汽车能否在地产大佬的帮助下,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所突破,引发行业关注。
合作方向:新能源、智能化、出口
据悉,双方此次合作将着眼于发展电动化、智能网联及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将轻量化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应用于整车开发制造的全流程,打造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新能源汽车企业。
据介绍,富力集团和华泰汽车将在以下三个层面达成全面合作,完成战略布局:
一是立足产业,强势出击。双方将在华泰汽车原有完整的生产资质和产业基础之上,整合全球技术研发力量及供应链资源,引进国内外先进管理理念和制造装备工艺,全面升级现有产品,打造适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全新产业技术和制造平台,深化国内市场,拓展海外渠道,抢占新能源汽车更大市场份额。
二是创新技术,引领未来。双方将集中资本与产业力量,一方面凝神聚力实现自我发展,一方面与全球行业巨头全方位合作,全力发展电动化智能网联无人驾驶技术,并将其全面应用于全系列产品中,深度挖掘国内外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共同引领中国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技术革命和市场革新。
三是放眼世界,壮大品牌。双方将拿出各自的文化积淀、企业管理、人才聚集等方面的核心优势与经验,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提高产业竞争力,扩展品牌影响力。此外,双方将共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加快布局东南亚等海外汽车市场,积极推进汽车组装和销售业务。
弱弱联合?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翻身?
华泰汽车近年来日子并不好过。华泰汽车财报显示,2018年华泰汽车实现营收181.8亿元,同比增长1.8%;但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6亿元,下滑243.24%。销量方面,2018年华泰汽车销量仅为12.07万辆,也与其2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相差甚远。虽然企业将其归咎于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但不可否认,其市场竞争力已经大不如从前。此外,年初以来大批员工离职、生产基地停产等市场传闻,也让业界对华泰汽车的将来捏了一把汗。
所以,将“宝”压在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领域的华泰汽车急需借助外力,补齐自身短板,赶上行业发展的步伐。
不过从公开数据看,富力集团近来日子过得也不富裕。
富力集团旗下上市公司富力地产发布的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3月底,富力地产流动负债总额为1762.73亿元,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455.88亿元,负债总额达3218.61亿元,富力地产资产总额为3922.79亿元,整体负债率为82.04%。
根据华泰汽车官网报道,此次合作富力集团参股了华泰汽车,但具体参股比例和金额并未透露。对于双方的合作形式和富力集团将在多大程度上参与其中,记者致电华泰汽车和富力集团,但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发布会当天华泰汽车就对外宣布了双方达成战略合作。但是作为上市公司的富力集团,在其官网却对此次合作只字未提。
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三十条 发生可能对上市公司证券及其衍生品种交易价格产生较大影响的重大事件,投资者尚未得知时,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披露,说明事件的起因、目前的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影响。
前款所称重大事件包括:(一) 公司的经营方针和经营范围的重大变化;(二) 公司的重大投资行为和重大的购置财产的决定;(三) 公司订立重要合同,可能对公司的资产、负债、权益和经营成果产生重要影响等。
富力集团对这次双方合作消息没有予以公布,不免让人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产生疑问。
不要低估了造车的困难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形市场商会常务副理事长苏晖直言,去年开始国内汽车市场增速下滑明显,汽车行业尤其是弱势企业危机感愈发强烈,行业已经进入大浪淘沙,优胜劣汰的阶段。华泰汽车作为本土汽车品牌起步较早,但是在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并不强,尽管企业还在努力推出新产品,但上市的几款车型销量平平。为此华泰汽车管理者一直在积极寻找出路。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由于国家对房地产产业政策的调整,2017年房地产板块销售收入增速下滑,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小幅收窄。住建部2019年十项重点任务中明确提出,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以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推进,房地产行业也面临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历史性任务。
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已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有关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化汽车发展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行业内外对新能源和智能汽车发展都抱有极大期望。因此,很多地产企业从中看到了投资潜力,在积极寻找联系伙伴。
但在苏晖看来,隔行如隔山,外部资本对可能出现的困难认识并不充分。“当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炙手可热,除了传统汽车制造企业,一些此前没有造车经验的但具备很强融资能力互联网企业也开始投入汽车制造产业链,甚至家电制造企业、食品行业企业都跃跃欲试。从目前看,这些企业的战果并不理想。”他指出,“如今汽车制造领域不比几十年前,电动汽车制造看似简单,但实际其技术和科技含量并不低。随着我国汽车产业转向高质量发展,汽车制造水平不断提高,加上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些都提高了造车门槛。造车只会越来越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