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咨询公司Brattle Group表示,美国的需求响应项目具有成本效益,预计将在2030年前由现在的59GW增长至198GW,新增项目中主要是具有全天候灵活性的需求响应。
下面小编带您了解详情~
柔性负荷每年的预计效益可能会超过150亿美元,收益来源包括柔性负荷可以减少发电厂投资、降低电能成本、延缓输配电网升级、提供辅助服务等。
Brattle Group指出,尽管柔性负荷在促进电力系统低碳化方面潜力显著,但目前未受到相应重视。
目前的需求响应侧重于削减峰荷时段的需求。由于削峰需求响应经历了迅速增长,而市场对峰荷容量的需求不再增长,削峰需求响应将达到饱和。日益严格的批发市场规则、较低的容量价格、公用事业公司5年甚至更多年的过剩峰荷容量等也会促使削峰需求响应达到饱和。
然而,除了削减峰荷需求以外,需求响应还可以用于应对公用事业部门的未来发展,比如可再生能源增长、电网现代化和电气化等。
柔性负荷需求响应可以将用电时间转移到低负荷时段。例如电热水器,虽然几十年来一直用于削减峰荷需求,但是近期技术的发展使得电热水器可以提供更多的灵活性,包括提供调频。
Brattle Group表示,用户侧储能、智能电表、电动汽车和智能家电等多种技术的迅速发展可以推动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的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至2024年间,用户侧储能容量将由100MW跃升至8500MW;智能电表的数量将由7,000万部增加至9,000万部;电动汽车的年销量将由25万辆增加至140万辆;拥有智能家电的家庭数量将由1400万户跃升至5000万户。
Brattle Group表示,需求响应容量的增长空间有三处。第一,削峰需求响应可通过改进营销服务、修订项目规则和重新设计激励机制等方式增长16GW;第二,柔性负荷需求响应可因成本效益再增长40GW;第三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表等技术的发展可促使需求响应增长83GW。新增的柔性负荷需求响应中,居民用户的规模将高于工商业用户的规模。
Brattle Group还表示,从未来角度看,柔性负荷需求响应在扩大规模之前应该先智能化改造,简单的改造即可满足电力系统日益增长的灵活性需求。
Brattle Group表示,新的监管模式激励公用事业公司关注需求响应而非基础设施投资,也将促进柔性负荷需求响应的发展。
新闻来源:
https://www.publicpower.org/periodical/article/report-sees-major-potential-flexible-demand-respon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