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退役”动力电池在锡获新生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无锡日报 发布时间:2019-07-15 浏览:

新能源汽车上的动力电池到了“退役”的年龄怎么处理?这既是一个环保问题,也是一个“掘金”的问题。昨天在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看到一个“拆解再利用”的场面:从新能源汽车上卸下的动力电池包,被整齐地分解成电子零部件、钢铁塑料零部件、电池等几大类——一种规范垃圾分类的“即视感”,却是动力电池“再利用”的开始。

退役动力电池,是一座新的“城市矿山”。“格林美在无锡设立了退役动力电池智能无损拆解线,”该企业退役动力电池事业部总工程师说,格林美这家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规范公告企业,打造的是“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报废-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电池包再造-汽车再装配”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而在无锡则重点是“电池包回收+智能拆解+梯次利用”。

所谓“梯次利用”,就是变旧为宝。“动力电池从新能源车退役后,并不意味着没用了,而是可以用在新的地方。”相关负责人士拿出一个盒子,平淡无奇,“里面就是已经退役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改装后用在路灯上,可以再用六七年没问题。”就在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公司,所有的路灯电池都由汽车动力电池改装而来。而另一边,汽车上退役下来的动力电池,正准备为电动三轮车提供动力,“原来采用铅酸电池大约要80斤,换成锂电池后只要30斤不到,重量减轻近三分之二,续航公里数增加一倍。”现在集团正在探索,将退役动力电池再利用于外卖和物流等物流链之中。

为什么这家企业把全周期价值链体系中的“梯次利用”重点放在无锡?“无锡基地面向长三角地区,”相关负责人士介绍,该企业建立了全国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了荆门、武汉、无锡三个拆解基地。无锡拥有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回收再利用体系中的重要坐标。位于无锡的智能拆解车间里,看到各个车企输送而来的退役动力电池各有不同,“即便是同一家车企,不同型号的车辆配备的电池型号也不同,造成了一定的拆解难度。无锡的智能拆解系统,就是以智能化手段应对不同型号的电池包。”

还有一种更放眼未来的“梯次利用”。“从新能源汽车上退役的电池,变成了充电桩的储能电池,给别的新能源车继续充电,”在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公司侧面,有三个充电桩可供新能源车补充能量,提供储能服务的就是一组动力电池。“从车上转到地上提供储能服务,可能是未来的方向,”已跟电池打了多年交道的相关负责人士介绍,业内正在探索将退役动力电池作为家庭储能的载体,加上太阳能设备,或许成为电池梯次利用的新空间。

即便是“二次利用”结束了,仍然可以继续变废为宝。“绝大部分材料是可以再利用的,经过再制造又可以变成新的电池。”格林美专业人士介绍,等电池在新的领域也完成使命后,被输送到该公司其他的专业产业园进行全面的拆解,其中镍、钴、锰等元素将被投入到新电池的制造之中。由此可知,一块新能源动力电池进入的循环图即为:在汽车上退休后,被初步拆解并被利用于充电桩、路灯等各类新场景“发挥余热”,待到“吃干榨尽”之后进入报废阶段,便被全面拆解,绝大部分材料依然是有用材料,进入新电池的制造程序,之后便会变成“新电池”,装配上新的汽车。

业内人士解读,“5-8年”被认为是新能源动力电池的普遍寿命,按照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开始快速增长这一节点计算,动力电池退役、报废已经到来。据了解,格林美这套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已成功与捷豹路虎、沃尔沃、北汽、长安等150余家重量级合作客户签约。无疑,这家在无锡重点布局的循环产业企业,已经走在退役动力电池掘金大潮前端。 (胡桃)

分享到:

关键字:动力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