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蜂巢能源与清华大学欧阳明高团队合作开展电池安全设计

作者:小V 来源:蜂巢能源科技 发布时间:2019-07-24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7月22日,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与欧阳明高教授领衔的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在河北保定举行合作签约仪式,宣布双方将围绕电池热失控的预警与防控展开深入的合作研究,旨在为长期困扰行业发展的电池热失控和系统热失控蔓延问题提供有效的改进和解决方案。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欧阳明高,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党委书记李建秋,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副院长杨福源,长城控股集团董事长魏建军,蜂巢集团董事长唐海锋,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蜂巢易创副总裁王志坤等双方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签约仪式上,长城控股集团董事长魏建军首先向欧阳明高教授一行介绍了长城控股集团的战略布局及蜂巢能源的发展情况,并表示将发挥地域优势,希望与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水平院校开展深度合作,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大价值。

欧阳明高教授对长城控股集团的发展布局及在技术研发方面的长期大规模投入给予高度评价,表示蜂巢能源涉足的领域、研究方向与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的规划高度一致,对双方此次合作寄予厚望,希望高校的技术思路与蜂巢能源先进完备的研发条件能够完美结合,推动合作项目结出硕果,促进行业电池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随后,蜂巢能源总经理杨红新和清华大学副研究员、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总工程师卢兰光分别作为双方代表签署合作协议。

根据协议,蜂巢能源与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将就热失控的预警与防控相关内容展开深入的合作研究,主要包括——

-动力电池热失控预警技术。利用动力电池热失控早期预警技术进行监测,针对自引发内短路的情况,在热失控发生前将潜在风险检测出并进行报警;

-动力电池单体热失控测试、评价与抑制技术。研究基于材料反应动力学的动力电池热失控机理,以从材料层面对单体热失控进行改进设计。

-系统层面的热失控蔓延抑制。单体出现热失控但能够通过电池模组设计将热失控危险区域限定在有限范围内。

-安全快充技术。依据电池负极表面析/嵌锂动力学,开展析锂控制与检测研究。

签约仪式前,欧阳明高教授一行参观了长城控股集团下属的长城汽车徐水工厂、未势新能源、蜂巢能源技术中心、哈弗技术中心。

关于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

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由欧阳明高教授自2006年发起建立,现有高级技术职称研究人员7名,中级技术研究人员8名,在读博士研究生18名,硕士研究生14名。现有电池特性测试、热安全分析、电池模拟仿真全套仪器设备,致力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热安全技术方面的研究工作。清华大学具有热失控安全防控4大技术,1. 单体热失控测试、评价与抑制技术;2. 安全快充技术;3. 热失控预警技术;4. 电池系统热失控蔓延仿真及抑制技术。

清华大学电池安全实验室

分享到:

关键字:蜂巢能源 清华大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