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是一家大型综合性装备制造集团,主导产业聚焦能源装备、工业装备、集成服务三大领域,致力于为客户提供绿色、环保、智能、互联于一体的技术集成和系统解决方案。产品包括火力发电机组(煤电、气电)、核电机组、风力发电设备、输配电设备、环保设备、自动化设备、电梯、轨道交通和机床等。
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是上海电气的综合性高端研发服务平台,成立于2004年10月,现有员工350人,拥有由国内外近百名技术专家组成的研发智囊团,硕博士学历占比约为75%。中央研究院服务于集团主体产业,围绕智能微网、智能制造两大领域,形成核心竞争力。
调研团与上海电气代表合影
7月22日下午,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六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郭井宽、对外合作中心经理黄任飞、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项目经理丁俊、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薛维恒/苏秀丽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调研团与上海电气代表交流座谈
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院长助理郭井宽
郭井宽介绍,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以“成为集团技术转型的引领者、前瞻性产业的培育者、产业发展的支持者”为主要发展定位,以价值化、产业化为导向,以能力建设为主线,科研项目为依托,管理创新为支撑,重点研发集团产业和科技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前瞻性技术、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
中央研究院已形成科技管理能力、共性科技服务能力、新技术研发能力等三大能力,拥有多个研发部门和科研管理部门,孵化成立多家创业公司。
在储能电池领域,成功开发出5kW/25kW/50kW电堆,及250KW/500KW/1MW集装箱式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攻克了电池设计、电池密封、电池自动化制造工艺、系统设计及集成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瓶颈,可提供定制化储能产品及储能整体解决方案。
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成立于2012年,团队自创建以来积极致力于液流电池储能产品的自主研发,掌握核心技术以支撑集团储能产业的发展。目前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门即将筹建上海电气储能液流公司。
储能液流电池产品部项目经理丁俊
会议期间,丁俊代表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液流电池产品部门向调研专家组成员介绍产品、技术和应用情况。
产品
储能设备:钒电池电堆(5KW/25KW/50KW)、钒电池储能系统;
工程设计:建造方案,可借助上海电气的EPC资质;
储能电池检测和认证服务:填补国内液流电池储能行业认证业务空白。
技术优势
容量和功率可独立调节,适合规模化储能应用场景。
高安全,一致性好、水系电解液、常温常压运行、无可燃可爆风险;
长寿命,100%深放,循环次数>15000次,设计寿命>20年;
不衰减,容易可在线恢复,电解液可保值;
功率容量独立,模块化设计、实施、扩展、灵活性高;
无污染,原料丰富,环境友好,不产生污染源。
产品特色
电堆,单体最大电堆50KW,防漏液、防漏电、低电阻设计。
高度化集成,40尺集成1MW,集装箱(或撬装载体)集成,装运便捷。
多罐联合运行,减少死区,提高利用率,可复制扩展;水封+限压排气双重保护,本质安全。
容易恢复技术,容易可在线恢复,不影响系统正常运行。
模块化技术,电堆、管路、储罐、电控模块标准化;模块化实施,可预装,缩短建设工期。
低温启动技术,系统冷却/保温一体化技术;智能温控技术。
智能电池管理控制技术,全生命周期在线监测管理技术;智能化在线健康诊断技术。
远程运维诊断技术,运行状态远程监控,故障预警及实时处理。
商业模式
主要聚焦在产品销售、产品租赁、储能系统产品回收、直投或合同能源管理等四个方面。
项目案例
盐城市大丰区200MW/1000MWh钒电池储能商业调峰电站项目;盐城海上风储项目;1MW/4MWh工业园区光储互补示范项目;100MW/400MWh澳洲光储项目;1MW/4MWh液流储能+500KW屋顶光伏光储互补项目;某火电厂储能调频项目;某通讯基站光储充项目;10KW/40KW某村级污水处理站供电保障项目等。
储能液流产品应用场景包括: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分布式及智能微网领域、工商业用电领域。
可再生能源发电领域。可再生能源(风能、太阳能)并网(调频、调峰)、平滑输出、跟踪发电计划出力、削峰填谷;系统规模MW级以上;模块化设计安装、集成度高。
分布式及智能微网领域。分布式微电网、备用电源、提高电能质量;系统规模十千瓦~百千瓦、储电时间8h~72h;少维护、长寿命、容量配置灵活、环境温度适应性强。
工商业用电领域。谷电峰用、降能耗、备用电源,电能质量,电力需求侧响应;系统规模百千瓦~MW、储电时间4h~6h;高安全性、系统响应快、系统集成度高、绿色环保易回收。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
刘勇表示,液流电池由于具有安全性高、储能装机规模大、寿命长等特点,这些技术特点能够很好地满足不同应用场景对大规模、大容量、长寿命储能的技术要求。液流电池储能系统需要配置大量的管路、阀件、电解液循环泵、换热器等辅助部件,对电池系统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在系统效率和运维上进一步创新和提升。在成本方面,钒原料的纯度对钒电解液和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钒电解液主要取决于钒矿的价格,受制于环保政策加强及钢铁等领域的硬需求,钒矿价格一路高歌,因此,成本制约也是全钒液流电池大规模普及应用的主要瓶颈之一。
当前,全钒液流电池在关键材料、电堆、电池系统设计与集成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更多的应用示范项目也在不断验证技术的有效性和成熟性,产业链正逐步完善。
会议期间,调研专家组还对液流电池在提高性能、降低成本、增加市场份额以及制定有效行业标准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议结束后,调研团一行在上海电气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上海嘉定电气液流电池生产基地,据介绍,该基地产能可达100MW/年。
工作人员介绍生产工艺和过程控制
系统集成制造车间
研发人员介绍通讯基站专用全钒液流电池储能系统
参加本期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工俞峰、浙江德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卜亚军、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璐慧、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市场总监陈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博士倪煜、深圳市盛弘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吴自发、中国储能网记者博乐。
本期调研获得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德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