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第六期全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中能科技

作者:刘伯洵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7-2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中能锂电科技泰州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能科技)成立于2018年10月,总部设立于杭州,是中能科技(杭州)有限公司的子公司。中能科技是一家为全球用户提供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及锂电电源系统定制化方案和产品的高新技术绿色能源企业。

中能科技立足先进的锂电池应用和解决方案,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以先进的锂离子电池模组开发与设计能力,良好的成本控制能力及合理的市场定位,奠定了锂电池企业定制化服务的核心竞争力。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医疗、工业、动力、叉车、储能、通讯、安防、交通、物流、消费电子等领域。

调研团代表与中能科技代表合影

7月23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池专业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和中国储能网联合组织的“第六期中国储能产业巡回走访调研团”走进中能科技,中能科技总经理於峰、销售总监岳江宁等接待了调研团一行。

调研团代表与中能科技代表交流座谈

据了解,中能科技核心业务主要定位在储能市场,BMS有自己的开发团队,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开发出定制化系统,满足客户需求。中能科技的多款产品已成功外销至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黎巴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同时,其研发制造的叉车电池在去年以租赁的形式在广州白云机场投入使用,且至今未发生过任何故障。除此之外,一款针对机场牵引车所研发的电池也已在青岛机场等地投入使用。

中能科技销售总监岳江宁

会议期间,岳江宁代表公司介绍了公司相关储能产品和应用场景。

电池模块

均衡散热设计,散热效果及温度均匀性好;

车载应用设计,结构强度及稳定性好;

激光焊接工艺,确保电气连接可靠。

锂电池电源系统

替代铅酸容量大,维护方便;

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使用寿命超过10年;

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

叉车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最高的可靠性。

锂电池储能系统

储能电箱。10年以上超长使用寿命;模块化设计、体积小,重量轻;适合长期充放电循环;支持大电流充放电:100A(1C)充放电;高兼容性BMS,与储能逆变器无缝对接。

储能电柜。模块化结构,可灵活组成各种电压平台、各种容量等级系统,维护方便;三级电池管理系统设计提供最高的可靠性;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安全性能高,循环寿命长,使用寿命超过10年;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搬运,机架式部署灵活,可迅速应用各种场景。

集装箱大型储能电柜

大型储能系统是为电网储能、工商业储能、家庭高压储能、高压UPS以及数据机房等应用而开发的产品。

应用场景

家庭光储、储能电柜、叉车、机场牵引车等。

岳江宁表示,中能科技产品解决方案可根据客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一对一量身定制。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

刘勇表示,储能作为能源转型的关键支撑技术之一,在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电力系统、电动汽车互联、分布式能源以及备用电源等领域所体现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已受到国内外高度认可,未来必将大有可为。

刘勇指出,磷酸铁锂电池凭借安全性、循环性能以及成本在国内储能市场份额占有一定优势,三元电池在国内部分储能项目上有所布局,从品牌度来看,国际储能市场三元电池占有一定优势。随着安全性要求进一步凸显以及成本优势,磷酸铁锂电池在储能领域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值得关注的是,储能电池后期的运维及回收技术要予以重视。

中能科技总经理於峰

於峰在会上表示,中能科技将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科技立企”的理念,加大研发投入,通过先进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将产品应用到更多产业领域中,努力将中国储能“智”造推向世界舞台,并携手全球用户共同打造锂电池领域世界级标杆品牌。

座谈结束后,调研团在中能科技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公司展厅,并向专家组分别介绍了公司生产的电池模组、户外电源、家储电箱、高压电箱、电池柜等产品的技术、生产和市场应用情况。

单体电芯、电箱展区

适用多种场景的储能电柜

储能技术系统解决方案展区

参加本期调研的专家有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协会秘书长刘勇、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研发中心总工俞峰、浙江德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副总经理卜亚军、上海电气国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李璐慧、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事业部市场总监陈超、中国能源建设集团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专工倪煜、中国储能网记者博乐。

本期调研获得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沈阳微控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德升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大力支持。

分享到:

关键字:中能科技 储能调研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