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宁德时代正式配套丰田 第7批目录电池配套解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19-08-07 浏览:

8月6日,工信部发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7批)》,共包括94户企业的273个车型入围。由于有部分车型发生变更或扩展的配置,为此本文只统计了228款符合2019年国家补贴技术要求的新能源车型。

在228款车型中,新能源客车81款,占比35.5%;新能源专用车100款,占比43.9%;新能源乘用车47款,占比20.6%。

从技术路线来看,搭载磷酸铁锂电池车型有151款,占比66.2%;三元电池车型有70款,占比30.7%;锰酸锂电池车型8款;多元复合锂电池车型3款、锂离子电池车型3款、超级电容车型1款、钛酸锂电池车型1款。

总体来看,补贴过渡期结束之后,主机厂和电池企业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产品升级,新产品几乎都能满足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技术要求。

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三元电池的占比依然最高达89%。其中本批次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最高达170wh/kg,是由广汽丰田申报的IA5车型,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电池系统。这意味着宁德时代已经正式开始为丰田汽车提供配套,预计后期比亚迪也有望为丰田的合资车型上提供配套。

在新能源客车领域,除了非快充类纯电动车型之外,本批次目录还有4款快充纯电动客车入围,快充倍率都在3C以上,全部满足2019年补贴技术要求可享受0.8倍补贴系数。

在新能源专用车领域,动力电池技术路线较为多元化但磷酸铁锂电池占比最高。

总体来看,在动力电池配套方面,新能源客车和乘用车领域的电池配套较为集中,与当前动力电池装机电量排名较为一致。而新能源专用车车型的配套电池企业数量较多,竞争较为激烈。

高工锂电对第7批推荐目录的车型配套情况进行了分析,且看下文:

01、47%车型可获全额补贴 宁德时代配套丰田

在47款新能源乘用车车型中,纯电动车型有44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有3款。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三元电池有42款,占比达89%,磷酸铁锂电池有3款、多元复合锂和锂离子电池各1款。

在电池配套方面,宁德时代 (9款)、比亚迪(7款)、捷威动力(3款)配套车型数量排名前列。

在本期目录中,北京现代申报了拉菲斯塔EV车型,NEDC续航里程490km,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电芯,系统能量密度达141.4wh/kg。

此外,造车新势力国机智骏也申报了3款紧凑型纯电动车型,搭载捷威动力生产的三元电池,由国机智骏负责动力总成,但都没有透露具体的能量密度以及工况续航里程等详细数据。

在能量密度方面,有16款纯电动轿车可获得0.9倍补贴,21款可获得最高的1倍补贴,占比47%。本批次乘用车电池系统最高能量密度达170wh/kg,是由广汽丰田申报的IA5车型,搭载宁德时代生产的三元电池系统。

当前,丰田已经正式宣布将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纳入其供应链体系,并在合资车型上开始导入宁德时代的电池。这表明比亚迪也有望给丰田的合资车型配套动力电池,加速推动其动力电池对外开放。

02、新能源客车:4款快充车型上榜 53%车型可获最高补贴

在81款新能源客车车型中,全部为纯电动车型,其中77款为非快充客车,4款为快充类客车。

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配套磷酸铁锂电池的车企有72款,占比96%,锰酸锂电池车型有7款、超级电容车型1款、钛酸锂电池车型1款。

在动力电池配套方面,宁德时代(49款)、亿纬锂能(9款)、微宏动力(7款)、合肥国轩(5款)配套车型数量排名前列。

根据2019年补贴技术要求,有65款新能源客车可获得1倍调整系数,43款可获得最高单车财政补贴上限,占比53%。

在快充类客车方面,2019版补贴政策要求快充类纯电动客车快充倍率要高于3C。而本批次有4款快充车型上榜,分别由上海申沃、广通汽车和北方华德尼奥申报,4款车型的快充倍率均高于3C,可享受0.8倍补贴系数。其中上海申沃申报的一款快充类客车的快充倍率最高达5.99C,可享受0.9倍补贴系数。

03、新能源专用车: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力神电池配套前三

在100款新能源专用车车型中,全部为纯电动车型。从电池技术路线来看,磷酸铁锂电池有76款,占比76%;三元电池有19款,占比19%;多元复合锂电池2款、锂离子电池2款、锰酸锂电池1款。

从动力电池配套情况来看,宁德时代(33款)、亿纬锂能(16款)、力神电池(7款)配套车型数量排名前3。

分享到:

关键字:宁德时代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