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新政实施首月,新能源汽车市场遭遇“当头棒喝”,出现近年来首次负增长。
8月13日,乘联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6.88万辆,同比下降3%,环比6月下降48%,近乎腰斩。而这也是自2017年1月来,新能源销量增速首次出现负增长。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六标准实施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导致7月新能源车销量出现下滑。”
6月26日过渡期正式结束,2019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新政实施,较2018年补贴标准退坡50%,并且直接取消了地方补贴,导致购车拿到的补贴退坡幅度近7成。
整体来看,7月插电混动车型较纯电动表现较差。当月插混乘用车销售1.71万辆,同比下降27%,降幅近3成。而纯电动车型销售5.16万辆,虽然环比腰斩,但同比却逆势增长了9%。
值得一提的是,蔚来、威马、小鹏、合众、国能、速达、零跑等逐步进入量产周期,尤其是6-7月国能、零跑等新企业开始试水量产,新势力车企逐步成为市场重要参与力量。如7月新势力企业累计销售5649辆纯电动乘用车,占当月纯电动乘用车型的比例达到11%,远高于合资车型的2%。
一、榜单“大换血”,宝骏E100/广汽AION S/宝马5系PHEV成黑马。
据高工电动车统计,7月销量榜单TOP 10乘用车型累计销售了3.59万辆,占国内当月新能源乘用车52%的市场份额,占据了过半的市场份额。
从入选的车型来看,可谓呈现整容式变化。前五车型除北汽EU和比亚迪元EV是2019年榜单的老面孔分别位列第一、第三外,其余3款均为新秀,分别为宝骏E100(第2)、广汽AION S(第4)、华晨宝马5系PHEV(第5)。
宝骏E100可谓一枝独秀, 以5910辆的月销量挤掉比亚迪元EV位列第二,也是2019年来首款挤进前三的微型电动车型。而6月底,宝骏E100刚宣布在全国上市,正式由以柳州为中心的广西市场走向全国。
4月底刚上市的广汽AION S也取得的了不错的名次,而宝马5系PHEV也是首款挤进前10的合资品牌车型,并且挤掉比亚迪唐DM在插混乘用车中位列第一。
此外,风神E70、知豆D2S、比亚迪S2也是榜单的新面孔,其中知豆D2S作为一款微型电动车,在公司被曝各种资金困难及停产状况下能够获得第9的成绩也实属不易。而比亚迪S2在上月中旬刚上市,就成功挤进前10,表现也十分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包括帝豪EV、比亚迪e5、荣威Ei5、欧拉R1等榜单 “常驻嘉宾”集体失踪。
二、车企销量整体下滑,长安/江淮/吉利降幅最狠。
受大环境影响,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7月销量也环比大幅下降。高工电动车统计的8家已经披露了产销快报的企业中,除广汽新能源、奇瑞两家企业6月基数较小外,其余环比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其中,长安汽车下滑程度最狠。7月销量不足千仅有788辆,环比降幅超9成,达到92.82%,同比也大幅下降了82.51%。其热销车型长安逸动EV继逆袭6月销量榜单榜眼后,迅速回跌,7月已经丢出榜单前15。
其次为江淮汽车,7月新能源总销量仅1738辆,同比下降66.50%,环比更是直接下滑82.44%。主要是其明星车型江淮IEV 6E表现不佳,7月销量同样在月销量榜单15名开外。更惨的是,7月江淮汽车传统车销量也出现了近3成的下滑,仅2.76万辆。
此外,吉利汽车单月销量也仅有4476辆,在6月完成了1.6万辆的高销量后迅速跌落,环比下降72%。而其“榜单常驻嘉宾”帝豪EV也是无缘前10,4月上市的几何A单月销量也只有1076辆。
颇为意外的是,比亚迪新能源新车销量意外下滑。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售16010辆,同比下降12.04%,环比下降37.65%。比亚迪表示,销量下滑主要是插混车型,7月插混销量同比下降35.22%至6495辆。
而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心脏”,其销量表现也成为动力电池装机量的晴雨表。
GGII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装机总电量约4.70GWh,同比虽然增长40%,但环比却出现了29%的下降。
而新能源乘用车装机量更是严重下滑。7月新能源乘用车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2GWh,环比下降幅度高达54%,同比下降54.13%,双双腰斩。
崔东树表示,“预计今年下半年新能源市场表现压力较大,难以实现高增长,估计只能是小幅度增长甚至是负增长。”无独有偶,因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不确定因素,中汽协不久前宣布下调2019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预期,由年初预测的160万辆调整为150万辆。
中汽协秘书长助理陈士华同样表达了担心,他指出,补贴大幅退坡,众多新能源汽车企业将很难盈利。“如果下半年新能源车型不涨价,不少车企将面临亏损的尴尬境地。涨价则面临市场压力,下半年新能源车市充满变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