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年中,中国国内光伏存量市场装机容量达到185GW,资产规模超过1.3万亿元。据此推算,到2019年年底,我国国内光伏资产规模有望超过1.5万亿元。
存量项目补贴拖欠影响了现金流,新开发建设项目需要大量资金,而新项目的融资成本也不低,对于很多中小型光伏电站开发投资企业来说,一边出售电站,一边开发新项目,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
为了“活下去”,卖电站以增厚现金流成为民营光伏企业的共同选择。2018年、2019年以来,协鑫新能源、爱康科技、晶科电力、隆基新能源等大中型企业纷纷出售旗下电站资产力求“补血”。据不完全统计,出售电站规模累计超1.6GW。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收购方多为国企。
行业龙头企业正泰新能源、晶科电力正在采用的一边投资自建、一边收购项目、一边出售已有电站的“滚动开发”模式,对于降低负债、盘活资金、提升其财务业绩有一定程度的助益。
众所周知,光伏电站交易属于重资产运营行为,动辄几十亿元以上的交易额,项目交易周期甚至长达半年到一年之久,对于行业资源相对比较薄弱的中小型光伏电站开发企业来说,采用“滚动开发”模式,最主要的是打通电站出售渠道。
新能博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新能博安”)依托区块链技术,将“光伏与区块链”结合打造的“新能源资产上链发行清结算平台”(以下简称“新能链”)在2019年5月30日诞生,“新能链”以期借助科技的力量发挥光伏电站作为一种优质资产,且能够快速、安全流通的价值。
仅仅面世两个月,“新能链”已经有了成功案例。2019年7月13日,山东省潍坊市6.1MW工商业分布式光伏电站,作为首批“新能链”上链电站资产,已完成交易。得益于“新能链”创始团队在光伏、技术、金融领域的丰富经验,现阶段已与超过1GW的资产建立初步合作意向。
“新能链”又是如何操作的呢?简言之就是对于上链个人或企业,数字身份认证功能会要求提供个人身份证或光伏电站资产相关的营业执照等照片文件,上传的文件会自动与公安部、工商部备案信息核实,核实后会自动完成个人或企业的电子身份认证;再通过录入手写签名形成电子签章;最终区块链技术会将以电子身份认证和电子签章为基础,为个人或者企业生成专属的、加密的身份证,至此完成“网上实名制认证”。
“新能链”最大的亮点体现在三方面:
一是安全。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的特点,“新能链”将上链的资产方、新建电站、金融机构、投资人以及运维企业和保险机构的优势串联起来,保证了电站资产的透明和真实。同时,通过签订智能合约保护了数据所有权、使用权和数据的隐私。
二是快速。“新能链”交易周期为1-3个月,相较于传统模式,大幅降低投资方、业主的交易时间成本,提高效率。
三是议价能力。传统交易多为一对一或一对二模式,而“新能链”充分发挥了互联网优势,投资方与业主可以一对多展开议价,保障了议价能力。
可以说,“新能链”搭建起了投资方、业主之间关于光伏电站交易的桥梁,有助于促进资产交易的尽快实现,有助于实现资产价值最大化。
2019年8月30日,由新能博安主办、光伏們承办的“2019新能链电站资产交易研讨会”将在山东淮坊举办。
会上,山东省太阳能行业协会、光伏电力投资企业、运维企业、第三方检测认证机构、行业专家将共同探讨光伏电站投资趋势、商业模式、金融工具及质量控制等业内热点话题。同时,新能博安还将对“新能链”的操作流程和运营模式进行详细介绍、解读,参会者还可现场体验“新能链”的相关功能。
据了解,新能博安是一家致力于打造区块链技术服务新能源产业创新平台的科技公司。现有技术研发、平台搭建、项目运营等专项科技团队4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16人。搭建并运营的“新能链”是国内第一家以区块链技术驱动的新能源资产价值流通平台。
新能博安是天恩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天恩能源”)的全资子公司。天恩能源成立于2013年,注册资本金3亿元人民币,目前已发展成为集能源综合开发、电站建设及运维、新能源汽车运营、环境能源产品交易及合同能源管理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近年来,天恩能源自主开发建设的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总装机容量近1600MW,获得符合光伏风电建设项目用地近6.5万亩,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综合性能源开发项目。
此外,新能博安一直不遗余力地推动着光伏电站交易标准化工作的建设。2018年,新能博安联合清华x-lab、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区块链技术与应用工作委员会以及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联盟等机构共同发起“上链行动”。
据了解,为响应国家数字经济战略,推动新能源产业数字化、规范化、健康化发展,新能博安还依据“新能链”的关键节点,联合新能源头部企业、新能源行业协会、司法鉴定机构、金融保险机构、区块链技术公司、交易所等共同制定了新能源资产交易标准。截止7月,“新能链”已储备光伏资产规模达2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