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全国29家氢能产业园,哪家强?

作者:王淑兰 来源:香橙会研究院 发布时间:2019-08-31 浏览:

根据香橙会研究院统计数据,截止2019年8月底,全国各地区共有29个氢能产业园区。

从区域分布来看,华东地区氢能产业园区数量最多,共有14个;华中地区有3个氢能产业园区;华南地区5个氢能产业园区;华北地区4个氢能产业园区;东北地区2个氢能产业园区;西南地区1个产业园区;西北地区目前尚未出现氢能产业园区。其中又以江苏、浙江、广东、上海最为积极。天津滨海新区氢燃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尚处于规划阶段,其余各个地区的氢能产业园区皆有相关产业链企业入驻。

从园区规模来看,广东佛山仙湖氢谷的规划面积最大,规划面积为47.3平方公里;第二规模是江苏如皋氢能小镇,规划面积为5550亩;第三规模是规划面积为5000亩的广东茂名氢能产业基地;上海嘉定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以近5000亩产业用地排名第四;江苏新沂“淮海氢谷”规划面积4000亩排名第五。

有些园区野心勃勃,有些园区已经不活跃了。

综合来看,国内氢能产业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以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环渤海地区等主。

以下为全国28个氢能产业园区统计全景图。数据主要来源于公开信息。(有信息差错或更新,欢迎后台跟我们交流)

华东地区

1、上海嘉定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园

园区规模:近5000亩产业用地

建设日期:2018年2月

规划项目目标:园区产值力争到2025年突破1000亿元。此外,园区二期拟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加氢站,日加氢量1000公斤,可满足至少200辆燃料电池汽车的日常运营。

入驻企业: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上汽大通、上海沐与康、上海驿蓝、上海新源动力、弗尔赛、上海小蓝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产业园聚焦氢能产业发展,将引入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集成及关键零部件企业、氢能产业配套企业等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政策规划文件:《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上海市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方案》

2、江苏如皋氢能小镇

园区规模: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小镇规划中有制储氢设备智造区、燃料电池核心智造区、电池辅助系统智造区、企业创新中心等。同时,小镇还有学校、居住社区、休闲区、培训区、观景区等配套设施。

建设日期:2016年

规划项目目标:预计到“十三五”末,氢经济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1000亿元。

入驻企业:百应能源、南通泽禾、安思卓、神华集团、江苏清能、江苏金通灵氢能机械科技、上海瀚氢动力科技、势加透博、氢燃料电池汽车研究检测中心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将围绕氢能全产业链重点领域,积极布局上游氢气制、储、运,中游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电堆、系统,下游氢燃料电池汽车等环节,积极促进产业集聚,培育千亿级地标性产业。

政策规划文件:如皋市《扶持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意见》

3、江苏丹徒氢能源产业园

园区规模:总面积约2平方公里

建设日期:2012年11月

规划项目目标:2020-2022,产品覆盖全球,产值达到百亿,建成国际级氢能产业园

入驻企业:江苏乾景新能源产业技术研究院、 江苏中靖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中赢绿色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 氢能轻型车示范运营和生产项目、江苏科技大学新能源与船用推进系统研发中心、中科华泰新能源产业设备研究院、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发中心

政策规划:《2019-2020年镇江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地方财政补贴实施细则》

4、嘉善氢能源产业园

园区规模:县开发区东区首期规划800亩土地

建设日期:2018年

规划目标:根据《方案》,到2022年,力争完成120kW的单电堆设计与开发,燃料电池产能达到10000台,销售达到5000台。建成加氢站或综合能源站3-5座。燃料电池公交车占新能源公交车总保有量的50%。

入驻企业: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氢能基础设施、燃料电池、氢能产业发展支撑平台、生产燃料电池电堆及汽车氢动力总成、氢能产业链孵化基地。

政策规划:《嘉善县推进氢能产业发展和示范应用实施方案(2019-2022年)》

5、嘉兴港区长三角氢能产业示范区

建设时间:2019年5月

规划目标:港区将通过编制产业规划,组建产业发展研究院,出台扶持政策,招引一批高质量项目,规划建设一批加氢站

入驻企业:三江化工、嘉化能源、华泓新材料

涉及氢能产业链:包括氢能提纯、氢能装备制造、加氢站、氢能运用等项目

政策规划:《关于加快嘉兴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6、张家港氢能产业示范区

建设时间:2018年7月

规划目标:未来3年,在张家港市建成加氢站10座,并给予建站企业补贴。到2020年,全市氢能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00亿元;到2025年,全市氢能产业链产值规模力争达到500亿元;到2035年,氢能产业链产值规模突破1000亿元。

入驻企业:包括国富氢能、华昌化工、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圣达因、氢云新能源研究院等。产业链涉及制氢、储氢、运氢、氢燃料电池系统和氢燃料电池动力总成系统。

涉及氢能产业链:依托张家港市氢能产业基础,打造制备、储运、燃料电池与整车生产、示范应用的全产业链核心区。

政策规划:《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张家港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张家港市氢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7、浙江湖州氢谷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8年7月

规划面积:总建筑面积1450亩,是一个年产四万台氢能源特种专用车的产业园制造基地,整体项目分两期建设完成。总投资120亿元。

规划目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3万套新能源汽车氢燃料电池等零部件的生产能力。计划将在今后3-5年内,争取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氢能源汽车产业链基地。

涉及氢能产业链:项目未来将会实现膜电极的自主生产、燃料电池发动机的集成、以及电堆的全面自主国产化。

政策规划:《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8、江苏常熟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9年

规划面积:首期已建设4万平方米高标准厂房并规划1500亩作为承载区。

规划目标:至2022年,园区内相关企业超过30家,形成较为完善的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集群。

入驻企业:法液空(法国)、金宏气体、华昌化工等一批制氢企业;重塑能源以及丰田汽车。

涉及氢能产业链:氢燃料电池零部件、整车控制和动力系统等龙头企业,打造集整车、核心零部件。

政策规划:《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试行)》、《常熟市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9、徐州新沂“淮海氢谷”

建设时间:2019年3月

规划面积:总面积4000亩,专门推进氢能产业集聚发展。

规划目标:(2019-2022年)培育国内一流氢能装备制造企业5-8家,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研发制造企业约3-5家,产业总规模突破30亿元。

入驻企业:恒盛化肥、利民化工、新河化工、维尤纳特、苏北化轻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提高制氢加氢设备及提纯的技术水平,积极推进氢能产业链向下游拓展,重点发展工业副产氢制备、氢气提纯设备制造两大产业,为“淮海氢谷”建设提供优质氢源。

政策规划:《江苏新沂“淮海氢谷”产业发展规划》

10、浙江金华氢谷

建设时间:2019年1月筹划

规划面积:一期计划占地1500亩

规划目标:计划三年共完成3000台公交车、大巴及通勤车,5000台物流车示范运营和15个加氢站。打造氢能汽车百亿产业园,综合总产值规模将超过200亿元。

入驻企业:招商进行中

涉及氢能产业链:建设以自主知识产权为主的燃料电池电堆项目、燃料电池发动机项目、FC空压机项目、FC控制器项目、电机项目、电控项目、整车项目、充电加氢成套装备项目、加氢站项目、制储运氢项目、新能源汽车示范运营中心项目。

政策规划:《浙江省培育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征求意见稿)》

11、浙江嘉兴美锦氢能汽车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9年3月筹划

规划面积:此前公告产业园总体规划用地2000亩,预计总投资100亿元。

入驻企业:美锦能源及相关产业链企业拟入驻

涉及氢能产业链:美锦能源将利用自身在氢能布局优势,积极引进氢能产业投资项目落地嘉兴管委会区域,相关投资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整车、电堆、制氢、储氢装备项目(具体落地项目根据后续沟通协商内容确定)。

政策规划:《关于加快嘉兴氢能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12、浙江台州氢能小镇

建设时间:2016年12月

规划面积:总占面积2500亩,分为氢能综合功能区和氢能产业园区两个板块

入驻企业:淳华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台州氢能小镇六大产业集群分别为PEM制氢产业集群、氢燃料电池产业集群、氢能汽车产业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集群、加氢站产业集群、高端储氢产业集群。

政策规划:《台州市市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助暂行办法》

13、安徽六安明天氢能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7年12月

规划面积:占地700亩,总投资25亿元

规划目标:氢能产业园建成后,将会带动六安地方的相关产业,形成以氢能源为核心的绿色产业集群,快速实现产值突破百亿元,力争将产业园发展成为国内绿色产业重点项目

入驻企业:安徽明天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主要建设氢燃料电池研发生产中心、加氢站研发及运营中心、燃料电池厂、电堆工厂、热电联供厂、双极板工厂、MEA工厂等,整个建设周期不超过5年。

政策规划:《六安市氢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14、济南中国氢谷

建设时间:2018年年初

规划面积:核心区规划面积5平方公里,一期总投资约67亿元,核心区开发周期5年。

规划目标:以省会济南为核心,打造氢能源经济圈,建设集氢能源科技园、氢能源产业园、氢能源会展商务区三位一体的“中国氢谷”。

入驻企业:山东重工、中国重汽、东岳集团、吉利汽车、世能氢电、山东赛克赛斯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建设氢能源科技园,以氢能源研究为核心,引进集关键材料、零部件、电堆、动力系统、整车研发为主要业务的氢能源创新集群。二是建设氢能源产业园,集聚国内外氢能源产业链上的生产企业,形成产业规模集群。三是打造氢能源会展商务区。

政策规划:《山东省氢能源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

华中地区

15、湖北武汉雄韬氢能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8年2月

规划面积:武汉氢能产业园项目一期投资12亿元,总投入115个亿,雄韬愿携手武汉市打造成“氢能汽车之都”,引领经济发展新理念。武汉基地将完成过渡期3万平米车间的全面生产建设,实现1万套产能的实际产出能力;完成500-600亩氢能产业园的整体规划,启动相关建设事宜;完成4-8座加氢站的实际投资与运营,切实支撑氢能整车的示范运行。

涉及产业链:雄韬氢能伙伴圈内的氢能整车运营、加氢站投资与建设、氢能装备制造陆续落地武汉,武汉氢雄生产建设全面落地。

政策规划:《武汉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16、河南新乡氢能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8年

规划面积:总占地面积约500亩,地上建筑面积约410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占地面积300亩,二期占地面积200亩。

入驻企业:SRM Group 中国,河南豫氢装备有限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空气压缩机)、氢燃料电池空气供应系统。

政策规划:《河南省新能源及网联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17、湖南株洲高新区氢能示范生态产业园

建设时间:2019年3月

规划目标:预计到2025年,建成加氢站12座,其中清水塘固液气三相加氢站5座;

入驻企业:湖南振邦氢能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行智聚能源公司、振邦氢能公司、中车时代电动汽车、株洲正拓标氢气体、新奥燃气公司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氢燃料电池电堆研究、全功能加氢站研制、开发氢燃料电池客车、新一代SiC大功率燃料电池DC/DC变换器、天然气制氢装置设计等零部件产业。

政策文件:《株洲市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年)》《株洲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年)》

华南地区

18、广东佛山仙湖氢谷

建设时间:2018年11月

规划面积:47.3平方公里,规划北部园区、南部园区、东部园区三大园区

规划目标:到2020年,佛山市氢能源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200亿元;2025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达到 500 亿元;2030年氢能源及相关产业累计产值1000亿元

入驻企业:长江汽车、广顺新能源、广东国鸿、广东重塑、爱德曼、泰罗斯、佛山索弗克、广东清极氢能、氢枫能源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围绕氢燃料电池、核心部件、动力总成和氢动力汽车等氢能源汽车智造产业链条,打造以氢能技术研发、智能制造、展示交流、创新服务于一体的氢能源科技中心,致力打造成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氢能产业“硅谷”

政策文件:《佛山市氢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

19、广州黄埔 “氢谷”

建设时间:2018年2月

规划目标:计划在2020年建成5座加氢站,并投入一批商用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营

入驻企业:鸿基创能、雄川氢能、广州氢丰能源、广东氢能创新研究院等

涉及产业链:该区将逐步引入电解水设备、加氢站设备、高压氢瓶设备、燃料电池系统配套零部件、第三方技术测试和检验机构落户,并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生产。在氢能制备、储存、运输和消费四大领域全方位布局。

政策规划:《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规划方案》

20、广东东莞“国青氢谷”氢能产业

建设时间:2019年1月

规划面积:项目规划用地约146亩,规划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项目建成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超50亿元

规划目标:以氢能科技产品为基础,以建设氢能应用示范与产业集聚区为目标,这里将构筑起东莞首个完整的集氢能源科研、技术、产品、平台为一体的产业基地,以氢能产业促进东莞产业升级,打造中国氢能科技产业高地

入驻企业:淳华氢能、东莞东沣科技公司等

涉氢产业链:引入氢能燃料电池及相关上下游产业

政策规划:《东莞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21、广东茂名氢能产业基地

建设时间:2018年

规划面积:约5000亩,其中,氢电池生产项目43亩、氢能源车整车生产基地首期占地约800亩(预留1200亩)、氢能研究中心约15亩、汽车零配件产业园约2000亩。

规划目标:产业园规划占地约2000亩,分三期建成。首期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亩,拟引进10-20家汽车零配件企业,产值每年约20-60亿元。

入驻企业:东华能源、中氢科技

涉及氢能产业链:在氢能及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系统、测试设备、检测检验方面等

政策规划:《茂名市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八条措施》

22、广州湾区氢谷项目

建设时间:2019年8月

规划面积:总投超44亿,湾区氢谷项目总面积达19.18万平方米,总投资约44.38亿元,将建设氢能产业集聚、研发设计、市场运营、检测检验、国际交流等五大中心。

入驻企业:雄川氢能科技(广州)有限责任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将设立湾区氢能产业基金,首期规模10亿元,专项用于扶持氢能产业项目,涉及氢能产业研发、生产、制造、检测、材料、核心零部件、市场运营等全链条,打造完整的氢能产业集群。

政策规划:《广州开发区新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规划方案》

华北地区

23、张家口

建设时间:2017年8月

规划目标:预计到2020年,全市投入使用的氢燃料电池公交车、物流车、出租车计划达到1800辆,实现制氢每年2万吨、制造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每年1万套、生产氢燃料电池客车每年4500辆。

入驻企业:亿华通、海珀尔、北汽福田、吉利汽车

涉氢产业链:包括氢气生产、氢气储运领域、基础设施领域、燃料电池检测领域、氢能消费领域等。

政策规划:《张家口市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发展规划》

24、河北邯郸氢能源产业园-中国气谷

建设时间:2019年5月开工

规划面积:占地180亩,分为氢能综合功能区和氢能产业园两大功能区

规划目标:计划五年内,实现产值500亿元的产业规模

涉氢能产业链:重点建设以制氢、储氢、运氢、加氢和氢燃料电池核心材料、动力总成系统等系列产品为一体的氢能源产业集群式园区,打造全国一流的氢能装备制造基地

政策规划:《邯郸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实施方案》

25、天津滨海新区氢燃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

建设时间:规划中

规划目标:全面布局氢能和燃料电池全产业集群,打造氢燃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氢能智慧交通示范城市

政策规划:《天津市新能源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6、山西大同氢能之都

建设时间:2018年7月

规划目标:雄韬拟投资不少于30亿元在大同市建设氢能大同产业园,该项目将建成年产能5万套的燃料电池发动机生产基地与年产能5万套的燃料电池电堆生产基地;三座临时加氢站;到2022年,大同氢能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年产值要力争突破30亿元。

入驻企业:北达新能源甲醇(天然气)发动机、大同燃料电池研究院项目、大同煤矿集团、雄韬氢能、大同氢雄云鼎、大同华熵氢能、大同新研氢能

政策规划:《山西省新能源汽车产业2019年行动计划》

西南地区

27、成都郫都氢能产业示范区

建设日期:2019年

规划目标:郫都区将发展氢能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按照构建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理念

入驻企业:东方电气、蜀都客车等

涉及氢能产业链:郫都区氢能产业链基本形成、覆盖氢气的制备、储运、加注以及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加氢站建设等主要环节

政策规划:《郫都区氢能及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规划》

东北地区

28、辽宁新宾沐与康氢能产业园

建设日期:2018年2月

规划目标:新宾县将以沐与康公司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为基础,围绕新能源汽车运营服务、氢高速建设、氢燃料电池生产、氢能小镇四个板块,全面推动新能源汽车项目产业化发展步伐。氢燃料电池项目建成投产,力争实现年产3000台电池堆的生产能力

入驻企业:新沈大氢高速加氢站项目,新宾电解水制氢工厂公司

涉及氢能产业链:燃料电池、整车制造及加氢站建设等主要环节

政策规划:《辽宁省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实施方案》

29、吉林白城中国北方氢谷

建设时间:2019年5月

规划目标:力争到2035年,年生产氢气能力达到百万吨级,产值近2000亿元(人民币),累计投资可达到2000亿元,形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能源与氢能区域产业集群

涉及氢能产业链:白城市还将围绕构建“产业树”,从氢气制、储、运、用到氢能装备、氢燃料电池及整车生产,全产业链开展项目谋划、招商、布局

政策规划:《白城市新能源与氢能产业发展规划》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