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储能技术>氢储能 返回

高泰昊能重点支持第六届储能技术应用高层研讨会召开

作者:博乐 来源:数字储能网 发布时间:2019-09-11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近日,浙江高泰昊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泰昊能)决定参加“第六届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中应用高层研讨会”,并作为支持单位之一。

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技术组联合10余家单位联合共同主办。会议将于2019年10月11-12日在深圳会展中心8号馆召开,会议同期举办CESE2019第四届中国储能技术与应用展览会。

高泰昊能成立于2011年,公司位于浙江杭州,是一家致力于发展新能源领域电池管理系统和电动汽车控制系统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长期以来,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行业经验和运营模式(如杭州微公交模式、电动汽车换电模式、电动汽车随借随还租赁模式),已形成包括电池管理系统、整车控制系统、高压配电箱和电池充换电站、储能站控制系统、保护板等五大产品线,覆盖了新能源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建设和整车控制的关键产品领域,并成熟运用于储能领域的电池管理系统。

目前,高泰昊能已通过IATF16949/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规范了产品的开发和生产的流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使产品在国内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拥有本、硕、博士高素质研发团队,申请并通过了40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著作权和软件产品等各类知识产权;获取了软件企业资质和国家高新企业资质,高泰昊能《电动汽车电池安全智能管理系统》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的资助并通过验收。

高泰昊能基于多年对BMS、VCU的研究积累,拥有业界领先的核心技术, BMS、VCU等产品性能可靠性高,产品已在国内各大整车厂的纯电动大巴,纯电动汽车上广泛应用,并通过严格测试和汽车厂的试用,经过产业化运作,已覆盖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在储能业务领域,高泰昊能的产品已成熟应用于大型集装箱储能、后备电源、家庭储能等系统。

高效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

高泰昊能的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由“从控、组控、主控、Pbms和监控屏等构成。

主控:储能电池管理总控器(SBAU),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总成控制模块,连接SBCU,与PCS和监控屏通信。

组控:储能电池管理组控器(SBCU),作为电池管理系统的组控模块,连接SBMU,可以对CAN网络上的电池箱SBMU进行认证和信息交互,获取电池箱内的电池电压温度等信息,并根据既定的保护策略进行相应处理和上报。

从控:在电池箱进行充放电时,实时监控电池箱内的电池工作状态,对电池箱的总电压、单体电压、电池温度等状态进行实时检测和上报,并对欠压过压、欠温过温等进行报警。

PBMS:目前使用在光伏储能领域,具有功耗低、采样精度高等特点,分成主控和功率驱动两个部分,充放电回路采用了先进的MOSFET开关控制技术替换传统的低边继电器控制技术,同时具备RS485及CANLINK通讯接口。

我们知道,储能应用领域涵盖发电、输电、配电和终端用户的所有方面。电网系统的储能技术包括抽水蓄能、化学电池、超级电容器等。由于锂电池的发展,化学电池储能在市场份额中比重越来越大。

电池储能系统一般分为“后备电源”“削峰填谷”“新能源接入”与“调峰调频”等方面;储能电池保护系统按照储能规格大小,可分为“一体机式储能”“两层架构”“三层架构”“四层架构”等。充分满足不同场景下的应用需求。

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

2015年,高泰昊能与中天科技合作,推出大型集装箱储能方案,全面进入储能市场。其产品迅速获得市场高度认可。

2016年,与中天科技合作开展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721”项目。“721”项目储能系统主要用于工厂用电削峰填谷,在保障工厂可靠用电的同时,降低了工厂用电成本。

2017年,与中天科技合作10Mwh储能系统项目。同时与科陆电子、上海展枭、普兰德等客户形成长期合作,项目出口北美、马来西亚等地。

2018年,与远景携手,合作楼宇储能项目,进一步深入储能市场;

2018年,与中天科技合作44Mwh储能系统项目;

2019年,与上海电气合作。产品项目应用广泛,累计已应用储能系统近300Mwh。

高泰昊能在储能领域不断深化合作,先后与国家电网、科陆、远景、亿纬锂能、比克、中瑞蓝科、海四达等多家企业合作,并将集装箱储能产品出口海外国家。

据了解,为进一步推进储能技术在分布式能源与微电网中应用,本次会议将主要围绕项目规划、安全施工、系统集成解决方案、运营模式、电网接入、标准体系、项目备案、审批流程和市场环境等方面进行分享和讨论。

分享到:

关键字:高泰昊能 储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