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展看零部件企业电动化风向。
全球最大的车展之一法兰克福车展(IAA)上周开幕,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家整车制造商、零部件供应商、出行服务商及造车新势力企业集中亮相。这其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是,零部件企业电动化产品正在成为新的热点。
高工电动车针对包括博世、本特勒、大陆集团、博格华纳、采埃孚、舍弗勒、宁德时代等12家Tier 1亮相企业,在电动化产品布局、技术趋势、产能规划等多领域梳理发现,这些企业电动化零部件主要呈现以下几种趋势:
一是,企业间强强联合布局已成趋势。本次德国零部件巨头博世联合本特勒、车企Autinobili Pininfarina打造高性能电动平台,博泽携手彼欧推出塑料金属复合材料车门汽车轻量化材料。
在上述电动平台本特勒负责电驱动系统对产品和系统的要求,博世则提供电气与电子零部件及子系统,同时提供软件、系统集成及其他服务。此举旨在抱团合作降低成本,类似于大众MEB平台,该平台不仅供应Pininfarina,还将对外开放。
二是,国际巨头中国市场布局提速。车展上包括大陆集团、舍弗勒等企业明确指出新产品中国量产时间表,其中大陆集团高度集成的轴驱系统规划2019年下半年在欧洲和中国同时量产。
近期,博世宣布采购宁德时代48V电芯、日本电产5亿美元电机生产基地工业园落地大连金普新区等。
三是,产品技术上,多合一集成化成为新趋势,提升产品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价格。如博世集团展出新型电动一体化底盘,博格华纳亮相iDM高集成电驱动模块等,而大陆集团高度集成的轴驱系统集成了电机、变速器和逆变器,可让电动汽车减重约20kg。
四是,中国零部件供应商开始发力。据了解,本届车展中国的车企和零部件企业多达79家,这其中包括宁德时代、长城汽车旗下蜂巢易创、蜂巢能源、诺博汽车、曼德电子四家零部件企业等。
其中宁德时代推出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等,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电动化浪潮之下,汽车产业原有的零部件供应体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供应商纷纷加速电动化转型。而零部件巨头在电动化产品及技术的布局,代表着行业发展风向。
在此背景下,高工电动车整理了博世、本特勒、大陆集团、博格华纳、采埃孚、舍弗勒、宁德时代等12家Tier 1企业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的电动化布局,为零部件企业同行提供参考思路。
博世/本特勒合作开发高性能电动平台
博世集团展出新型电动一体化底盘,包含电动化动力总成系统、转向系统、刹车系统,其产品全线覆盖了电动车所必须的基础部件。
博世集团与本特勒、Autinobili Pininfarina合作开发的高性能电动平台同步亮相。此前本特勒就与博世合作开发电驱动系统的集成技术,其中本特勒负责电驱动系统对产品和系统的要求,博世则提供电气与电子零部件及子系统(如车辆控制单元、电子驱动、电子助力转向和刹车系统),同时提供软件、系统集成及其他服务。
博世还针对不同动力总成类型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高效内燃机、燃料电池组动力总成系统,以及各种类型的电气化系统。博世目标凭借其48V电池在市场地位,并与CATL签订48V电池采购协议。
得益于博世在电动化领域的布局,博世电气化订单收货颇丰。自2018年初来,博世已获得约130亿欧元(约和1021亿元人民币)的电动交通订单,包括客车和小货车的电池动力系统生产项目。
大陆集团:高度集成轴驱系统下半年量产
大陆集团展示了其电动车用高度集成的轴驱系统,规划2019年下半年在欧洲和中国投入生产。
该轴驱系统集成了电机、变速器和逆变器,让电动汽车减重约20kg,并省去许多电缆连接和插头等,整套轴驱系统总重量不足80kg,很好的实现轻量化。此外,搭载全新48V高功率技术的混动系统能够使车辆时速在纯电力驱动模式下可达到80~90km,对减少车辆二氧化碳排放做出重要贡献。
博格华纳:全新电动车用蓄电池组可实现续航提升
博格华纳展示了其电机、蓄电池和传动技术、动力电子设备以及热管理系统,产品包括最新推出的蓄电池组、P2 混合动力模块以及 iDM高集成电驱动模块和创新的 eTurbo 技术。
用于电动汽车的紧凑型电池组:配备采用紧凑设计的标准圆柱形电池,加上已获得专利的热能工程和蓄电池管理技术,共同实现突破性的续航里程和性能。
iDM为博格华纳高度集成的电驱动模块,将电控系统、电机和减速器集成在一起,在性能、集成度、尺寸、重量、成本方面优势更明显。根据所适配电机的不同,iDM的工作电流范围为250-450V,可提供90-160kW的输出功率以及2500-2800N·m的扭矩范围。
而同轴和离轴式 P2 混合动力模块可让汽车制造商在不改变电机或变速器的情况下,灵活地将现有的内燃机驱动车型转变为混合动力车型。此外,eTurbo 技术是一款配备有电动设备电机/发电机的涡轮增压器,可与涡轮一样安装在同一单轴上。
采埃孚:展示EVplus插电混动样车
采埃孚本次主要产品是下一代插电式混合动力变速器概念EVplus样车,其纯电动续航里程超100km,可满足日常电动车续航需求,内燃机则用于少数的长途旅行。
采埃孚还针对绿色出行提出了新方式解决方案,如为城市中心的自动穿梭电动巴士提供智能控制电子设备、底盘技术(包括电驱动)以及主动和被动安全系统。
采埃孚认为,降低城市交通二氧化碳排放的下一步措施是自动驾驶出租车以及网约车服务,这些将有助于减少私家车的数量,尤其在城市内。采埃孚预计,在接下来的五年内全球将在该领域有150万辆汽车的强劲增长。
舍弗勒:自主研发电机2021年量产
舍弗勒首次展示了自主研发即将量产的新能源汽车电机,产品覆盖48V至800V的电压等级范围以及15kW至300kW以上的功率等级范围,可用于混合动力模块、专用混动变速箱(DHT)和电驱动桥等系统产品中。电机产品将在2021年在全球多地量产。
此外,舍弗勒还重点展出了专用混动变速箱、可90度转向的舍弗勒智能转向驱动模块以及城市交通出行概念车Schaeffler Mover。
Schaeffler Mover概念车基于集成了舍弗勒多项创新技术的、适应性强的自动驾驶开发平台,底盘搭配了实现自动驾驶关键技术Space Drive线控系统,并包含了四个智能转向驱动模块,分别安装在四个车轮内,所有驱动和悬架部件都集成在一个紧凑单元中。
博泽/彼欧打造的塑料混合结构车门2025年量产
博泽与彼欧携手推出车门制造的全新理念——采用塑料和金属复合材料制造车门以应对轻量化。据悉,第一批采用塑料混合结构的整体车门预计将于2025年开始批量生产。
宁德时代推全新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
国内电池厂商宁德时代推出了全新的CTP高集成动力电池开发平台(Cell To Pack),即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
宁德时代称,由于省去了电池模组组装环节,较传统电池包,CTP电池包体积利用率提高了15%-20%,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减少40%,生产效率提升了50%,电池包能量密度提升了10%-15%,将大幅降低动力电池的制造成本。
长城旗下四大零部件企业集中亮相
长城控股集团旗下零部件公司蜂巢易创、蜂巢能源、诺博汽车、曼德电子电器集中亮相。
蜂巢易创展示了包括9DCT变速器和6001系列电驱动在内的"I纪元"动力总成系列新技术,及自主开发生产的"扁线技术"电驱动集成系统。
蜂巢能源则展出了三元体系811高能量密度系列电芯,及代表性的模组、PACK、BMS产品,可为PHEV、BEV等各类车型提供动力电池的系统解决方案,同时展示其NMx无钴电池和全球首款NCMA四元电池。蜂巢能源规划未来在欧洲落地建设产能规划24GWh的电池生产工厂及专业的研发中心和4万吨规模的正极材料工厂。
诺博汽车则展示了汽车照明系统、热系统、电气系统的,还有即将量产或正在进行车辆测试的产品解决方案。曼德电子智能大灯、热管理系统、新能源高压线束等电子产品也集中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