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讯:“生产节奏完全配合特斯拉的生产需求进行,估计10月14日首批玻璃运抵特斯拉之后,特斯拉还要进行调试,预计正式投产比我们稍微滞后一些。”特斯拉汽车玻璃供应商“泄露”特斯拉Model 3国产进度。
9月26日上午,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举行推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签约仪式,包括制造、应用、服务和功能平台四大类型共24个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重点项目签约,涉及总投资近80亿元。
临港正是特斯拉上海工厂所在地,此番紧锣密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项目正是备战Model 3国产供应链产能。
临港新片区相关负责人更是现场直言,临港新片区正在积极围绕特斯拉的供应链需求,进行电动车相关的轻量化材料、三电系统等产业的布局,努力打造配套完善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
特斯拉上海项目从开工建厂到车身下线总共用了8个月,目前工厂主体项目已经全部完工,冲压、喷涂、总装等重点车间已具备生产能力,首批试装车白车身已经正式下线,国产版Model3将在年底交付。
特斯拉还积极为上海工厂“招兵买马”,进行大规模招聘,组建“中国技术团队”,仅招聘网站列出的就有200多个职位。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该团队不仅服务上海工厂,还计划开发汽车软件和固件。
特斯拉对人才的需求及临港新片区产业链项目的引入无一不代表着——国产Model 3真的来了。国产供应链体系也由此前的“筹谋”转入“产能实战”。
高工电动车获悉,本次临港签约的24家企业就有两家特斯拉直接供应商。其中汽车玻璃供应商圣戈班为特斯拉Model 3供应前档、后档及天窗玻璃。早在6月圣戈班装配生产中心就跟随特斯拉落地临港,项目一期投资2000万元,未来将根据特斯拉车型规划追加投资。
圣戈班临港工厂负责人马骏介绍,目前工厂正在紧张的调试中,预计10月14日首批特斯拉玻璃量产。他进一步表示,其生产节奏完全配合特斯拉的生产需求进行,估计在首批玻璃运抵特斯拉之后,特斯拉还要进行调试,预计正式投产会比10月14日稍微滞后一些。
格雷博智能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是上述签约临港的24家企业之一,主要为为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机、电控、电池等汽车电驱动系统,格雷博总裁管博直言,选择落地临港主要是看中临港地区汽车的完整产业链条,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入驻临港,格雷博在此可获得更多客户资源和订单。
此外,国产Model 3或放弃御用电池供应商松下NCA电池,改用韩国LG化学NCM电池。外媒消息,特斯拉已经与LG达成协议,国产Model 3将改用LG化学提供的NCM 811电池。就在9月24日, LG化学已开始在南京工厂大规模生产Model 3使用的2170锂电池。
另据消息人士透露,特斯拉与LG化学达成的并非独家采购协议,特斯拉国产车型还将采购其他厂商的电池。
9月中旬,特斯拉齿轮供应商台湾和大工业还宣布在江苏淮安开发区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一期计划2020年开工建设。
实际上,特斯拉经过此前一年多的零部件采购,为国产化培育属于中国的供应链体系。
特斯拉已经与苏州赫贝斯确定铝合金和压铸零配件供应,采购纳科诺尔辊压机设备,与奥特佳汽车空调产品、天汽模模具、三花智控电磁阀的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电子油泵、油冷器、水冷板、电池冷却器、压块等7个零部件确定供应关系等。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更是直言,特斯拉通过本地化采购来助力新片区内的零部件、供应链、物流以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另外一方面,特斯拉超级工厂逐步释放产能,未来也将全方位布局配套的销售、服务、充电技术、网络的设施,以及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和服务体系。
此外,上海市临港政府也积极为特斯拉引进新能源汽车供应链企业,协助特斯拉“供应链培育”。并且把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点投资方向,已经推进车载芯片、激光雷达等领域一批重点项目投资。
GGII分析,特斯拉本地化生产为目前已被纳入供应链体系的国内供应商提供了更多的竞标机会。同时,海外优质产能正在加速向中国转移,两三年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很多“重量级选手”,综合能力强的国内零部件公司将凭借供应链红利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