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并网调度>构网型储能技术 返回

老专家专注新产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31 浏览:

    2004年,在国有企业呆了大半辈子的段秋生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当年已年过50岁的他决定去找一个对混合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有产业化实力的企业发挥自己的技术专长。当时,在新能源产业专家吴锋教授的引荐之下,段秋生来到了中炬森莱高技术有限公司。

    ■“电池专家”投奔森莱
    到中炬森莱之前,段秋生已经从事了多年的镍氢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他负责主持国家、省部、市级科研项目20余项,多次参加国家级重大项目蓄电池的配套研制工作,其中主持完成了 “七五”期间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海洋浮标电池》的研制;“八五”期间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 《电动汽车用镍镉蓄电池》的研制;“九五”期间国家“863”计划重大攻关项目 《氢镍电池生产示范线工程化技术攻关》……还获评第二届沈阳市优秀专家,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科技奖项。
    来到森莱之后,段秋生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研发方面。2009年,他主持完成了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QNYD6混合动力车用镍氢动力电池组》。据他介绍,该项目的实施,推动了森莱公司混合电动车用动力镍氢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提升了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作为该项目的成果,森莱公司开发的混合动力轿车用镍氢电池已经在国内7大汽车厂得到应用。
    创新是靠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段秋生说,特别是对新能源产业镍氢电池来说,更需要不断地实践,这是一个非常缓慢的积累过程。森莱这些年来之所以做得好,是因为这些年来创建了一个好的平台,不断积累,特别是对有才能的人委以重任,大家有一个畅顺的工作环境。

    ■新能源产业前景广阔
    “今年是一个好的开头,业界普遍认为今年是电动汽车的元年。”段秋生说,今年森莱的订单也明显上升,如今已给国内六七家汽车厂作配套。
    “来森莱这些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电池功率由700瓦/公斤,做到了1170瓦/公斤。”段秋生说,电池的安全性、均一性、大功率等都是未来研究的大方向。目前,段秋生正组织进行森莱公司年产3.63 亿安时镍氢动力电池扩产项目。2009年4月,森莱公司的主要投资方中炬高新技术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会议审议并通过,同意增资建设森莱公司扩产该项目。按达产后可配套13.8万辆中度混合电动轿车计算,使用该种电池,每年可节油6624万升。另外镍氢电池将用到大量原材料及机加工元件,该项目的发展将为中山成为国家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产业基地,带动珠三角地区成为全国机加工的核心地带作出重大贡献。
    “今年我57岁了,还有3年就要退休了,我有两个意愿:一是希望退休前能亲手实现森莱镍氢动力电池的产业化,二是希望能给森莱带出一个好的技术团队。”段秋生说。

 

分享到:

关键字: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