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3日,韩国SKT、KT及LGU+三家电信运营商率先宣布启动5G服务,成为全球首个5G商用国家。同年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及中国广电发放5G牌照,借鉴韩国5G发展经验与教训,对于国内运营商快速推动5G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整体发展良好市场活力得到激发
韩国5G用户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普及速度远高于4G初期。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韩国5G用户数突破300万,预计至2019年年底5G用户数将达500万,即每10个韩国用户中将有一个使用5G,用户规模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同时,对比4G初期,5G商用普及表现得更为迅速。韩国5G用户数69天突破100万,渗透率将近2%,平均每日新增5G用户1.5万~2万,远高于4G初期用户突破100万耗时150天的增速。
韩国5GDOU与ARPU双增长,实现增量+增收。根据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统计,韩国5G用户平均ARPU达到7.35万韩元,较4G时期4.2万韩元ARPU提升了75%。第二季度,韩国5GDOU达24GB,4GDOU为9.5GB。5GDOU将近是4G的三倍。ARPU及DOU两项重要指标呈现双增长,表明韩国5G商用有望为运营商带来新的增收。
韩国5G商用或改变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5G商用之前,韩国三大电信运营商SKT、KT、LGU+市场格局接近5∶3∶2。5G商用之后,根据韩国科学和信息通信技术部的统计,截至9月3日,在5G市场占有率方面,SKT占有率达41.4%,居首位,用户数达79万;KT占有率为31.2%,用户数达59万;LGU+占有率达27.4%,较4G时期提升了7.1个百分点,用户数达52万。韩国电信运营商市场竞争格局逐渐演变为4∶3∶3。
从资费、终端及内容发力驱动用户规模增长
推出极具诱惑力的5G资费套餐体系,套餐资费整体略高于4G,平均每GB资费大幅低于4G。三大运营商资费套餐延续3G、4G时代的体系,整体套餐分为四档,其中第二档150GB能够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将近92%的用户选择此档。不同运营商则采取差异化资费优惠策略来吸引用户。5G商用前期,SKT部分套餐在6月30日前购买可不限量至年底,LGU+部分套餐6月前购买享4倍流量,KT则推出不限量套餐。
推出有力度的终端补贴,降低用户入网成本。韩国用户在其合约机到期需更换手机时,会倾向于选择手机终端补贴力度最大的运营商携号转网。韩国运营商则充分利用5G初期用户需求心理,通过大幅度补贴手机终端,以成本换取规模。
以2C/2H内容业务为突破口,推出VR/AR大流量业务。在商用初期,韩国三大运营商主要以提供内容业务为主,包括游戏、社交/直播等,向2C/2H要效益。SKT实施多媒体及游戏策略,例如推出低时延社交直播,与多家世界级VR/AR运营商合作推出5G流媒体游戏。KT率先开展基于5G的视频、游戏等内容服务。LGU+消费者5G业务中具有五大新业务,提供独家媒体内容,包括U+职业棒球和U+高尔夫、U+偶像直播等,将资费套餐与内容结合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韩国5G商用对我国有哪些启示?
纵观韩国5G商用以来取得的整体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我国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汲取经验和教训。一是韩国地理面积狭小、人口相对集中,所以5G能够做到快速连续覆盖,这与我国多数省区市的既有人口高度集中、地广人稀的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国在实际推进5G商用进程中,要因地制宜,按需稳步推广。二是政府需在推动5G商用进程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府需要积极推广5G商用,多种形式统筹支持5G网络投资、建设,加大扶持力度,降低运营商建网成本,从而加快5G建网速度和保障5G网络质量。三是运营商在5G初期应侧重于打造2C业务布局,率先切入内容端,加大对内容的投入力度,以VR/AR、云游戏等为突破口,打造丰富的5G应用场景,通过优质的内容服务快速拉升新用户规模及增强用户黏性。四是针对消费者,高额补贴及促销策略在初期对吸引用户具有明显作用,但不具备可持续性,运营商需要持续打造优质的5G网络,结合用户偏好创新5G应用,全面提升用户体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