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造车新势力“招黑”体质之辩

作者:王金玉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19-11-06 浏览:

蔚来遭遇资金链断裂危机,甚至可能会被退市;理想推迟交付时间……面对增速下滑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造车新势力们的日子尤其不好过,他们的一举一动也备受关注,尤其是一些困难、挫折极易被渲染、扩大。

但事实上,造车新势力们的日子不好过不假,却没有外界传的那么不堪。在日前举行的一场论坛上,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造车新势力创始人或负责人纷纷回应:不管外界环境怎样变化,他们都还在扎实推进各自的造车进程,努力在技术、产品端不断完善,为明天积蓄力量。同时,他们也呼吁,在市场下行的背景下,外界应给予更多的包容,“比起造车本身,外界的误解更容易让企业困惑。”

■新势力造车趋于理性、严谨

“过去4年的时间,我深刻体会到造车要比想象中更艰难。”尽管零跑已经迈入量产交付阶段,但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仍难言轻松,在他携十几亿元身家投身的这次创业中,尽管他做好了回到一无所有的准备,但回顾零跑造车的这几年,让他最深刻的仍是造车的不容易。相比其他行业,造车首先需要有雄厚的资金支撑;其次,创始人对供应链要有强大的掌控能力,同时要具备超强的意志,才能坚持下去。尽管朱江明直言不后悔,但个中滋味或“不足为外人道也”。

小鹏汽车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这位从资本圈跨界造车的新造车势力代表也坦言,造车所涉及的市场、资本、政府关系、监管等方方面面的问题是其他行业所想象不到的。不过,这些宝贵经验正是造车新势力们所需要的。

随着“PPT造车”代表贾跃亭以申请破产终结,外界对造车新势力们不靠谱的既定印象得到印证。尽管大多数新造车企业已经用实际产品证明他们不是“PPT造车”,但舆论仍普遍认为他们对造车的敬畏不足。其中,一些有互联网背景的创业者,企图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传统造车模式,缺乏对汽车制造业的基本认知。然而汽车作为一个涉及面广、产业链长的传统制造业,需要创业者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处理好资金、技术、人才甚至公共关系等各方面的问题。

庆幸的是,一些头部新造车企业用三四年的时间,在摸爬滚打中深刻体会到这一点:汽车行业从业者必须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造好车。正如清华大学汽车产业与技术战略研究院院长赵福全所言:“不要以为改变理念很容易,那是革自己的命。如果有互联网思维的造车新势力能真的转变互联网思维踏实造车,才有可能拿到了通向成功的钥匙。”

■“比起造车,被误解更让人困惑”

“来自外界的误解,比造车本身更让我们困扰。”在蔚来汽车联合创始人、总裁秦力洪看来,中国有2亿多辆机动车,其中纯电动汽车不足1%,也就意味着社会上99%的人没有碰过电动汽车,不了解就会带来误解。尽管蔚来已经进入量产阶段,被一部分用户认可,但更多没接触过电动汽车的人仍然对以蔚来为代表的新造车企业,甚至对电动汽车存疑,这不是某家企业的困扰,而是整个电动汽车市场面对的问题。

在新造车企业中,大部分企业都被曝出过遇到资金难题。以蔚来日前资金链断裂谣言为例,秦力洪认为这是典型的过度担忧。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蔚来单车平均售价在45万元左右,现在有两款量产车销售,

每月2000余辆销量,月均收入接近10亿元。蔚来是一家每月有10亿元收入的正常运营的企业。秦力洪更是直言:“不用太为蔚来的今后发展操心,我们活得挺好。”

尽管蔚来运营在正常的轨道上,但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其一举一动时刻被各方关注甚至放大,以至于一些正常的企业经营活动或都会被渲染、引申成负面新闻,例如最近被热炒的蔚来首席财务官(CFO)谢东萤离职一事,就被很多人解读为蔚来资金链出现问题的佐证。尽管这种误解对企业本身的正常运转看似没有太大影响,但如果类似事件频发,则容易动摇公众对企业的信心,也会影响员工士气。

“公众对创新的理解很欠缺,造车新势力有很多创新举措,过程中也许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顾宏地也有同样的困扰,小鹏老用户集体维权事件就是一个集中爆发点:快速的技术升级和产品迭代遭到了老客户的集体“围攻”,随后小鹏方面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补偿方案也并未得到认可,这种突然的爆发来自用户最直接的大规模反馈,让小鹏这家新造车企业深感不适应。“这种利用‘朋友圈’,让用户和企业直接沟通的方式,没有了经销商的中间缓冲,会把一些负面情绪扩大。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课题。”顾宏地表示,直接与用户沟通,增加用户粘性的同时,也给企业管理者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行业发展面临新考验,而缺少‘余粮’的新造车企业面临的困难会更多。”正如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闫建来所言,在这些因素影响下,新造车企业即便遇到一丁点儿问题都可能会被放大,进而形成影响企业发展的更大障碍。而事实上,虽然不是所有的新造车企业都具有竞争力,但现在涌现的出头部企业,如蔚来、理想、小鹏、零跑等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竞争力,也摸到了造车的门道,他们的发展值得期待,业界也应该给予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走差异化路线 夯实品质基础

“尽管困难比想象的多,但在综合了解市场上的竞品后,发现我们的产品和传统车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是有很大差别,而这将成为我们的竞争力。”在朱江明看来,零跑汽车打造的具有强烈智能网联属性的产品,是零跑参与竞争、应对危机的筹码。

在汽车行业,产品是最终检验造车能力的标准,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需要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正如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所言,目前市场上的新能源汽车产品还没有完全满足消费者需求,需要所有参与者持续提升自身产品品质。

秦力洪称,面向未来,蔚来将以推出更多高品质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研发布局下一代产品打造企业生命力,产品正是蔚来赖以生存之本。小鹏汽车也正处于推出第二代产品的关键阶段。在这方面理想汽车同样有更执着的坚持。

在产品层面,理想汽车走的是一条非常规路线——增程式电动汽车。“造车必须考虑成本和便利性的问题。首先,由于电池成本高,使得电动汽车的售价高于同级别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要抢夺传统燃油车用户,成本过高根本无法实现;其次,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老旧小区刚解决夏天开空调不跳闸的电力供应问题,短期内很难保证在小区内大范围安装充电桩,而且很多城市家庭也没有固定停车位,这就让电动汽车的使用便利性大打折扣。”在分析了纯电动汽车面对的这些现实问题之后,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想表示,从订单情况来看,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产品策略是对的。

与此同时,李想强调,智能网联汽车时代,软件的迭代能力将是竞争的关键,是车辆的灵魂。而大多造车势力也都把智能网联功能作为自身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大力提升各种功能的用户体验。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