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科技部获悉,近日,科技部会同国家发改委、教育部、工信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组织召开国家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以此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
会议宣布成立国家6G技术研发推进工作组和总体专家组,这标志着我国6G技术研发工作正式启动。其中,推进工作组由相关政府部门组成,职责是推动6G技术研发工作实施;总体专家组由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共37位专家组成,主要负责提出6G技术研究布局建议与技术论证,为重大决策提供咨询与建议。
会上,总体专家组代表介绍了6G技术研发态势及未来发展思路与建议;TD产业联盟、未来移动通信论坛代表分别介绍了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未来6G畅想及下一步工作计划的建议。
目前,全球6G技术研究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下一步,科技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组织总体专家组系统开展6G技术研发方案的制订工作,开展6G技术预研,探索可能的技术方向。”科技部副部长王曦表示,通过6G技术研发的系统布局,凝练和解决移动通信与信息安全领域面临的一系列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和核心技术问题,力争在基础研究、核心关键技术攻关、标准规范等诸多方面取得突破。
11月1日,国内三大运营商5G套餐正式启用,人们可以直接感受到5G带来的新体验。相比5G,6G会有什么改变?
10月底芬兰奥卢大学发布的全球首份6G白皮书《6G无线智能无处不在的关键驱动与研究挑战》认为,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峰值传输速度达到100Gbps至1Tbps,而5G为10Gpbs;室内定位精度10厘米,室外1米,相比5G提高10倍;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超高可靠性,中断几率小于百万分之一;超高密度,连接设备密度达到每立方米过百个。此外,6G将采用太赫兹频段通信,网络容量大幅提升。
目前,我国已拥有600多万个4G基站,5G基站的数量预计将是其10倍。业内专家认为,由于高频信号穿透力较弱,6G时代需要更多基站“接力”完成信号传递工作,最终构建出实现空、天、地、海一体化通信的网络。
从3G到4G再到5G,每一代通信技术的迭代都经历了约10年的发展周期。据华为创始人任正非预测,6G发展仍然需要10年时间,正式投入使用将会是2030年。(记者 姜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