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贴拖欠的日益严重正给光伏电站的运营带来愈发明显的资金压力。在电站运营体系中,发电量作为直接影响电站发电收益重要因素,在“开源”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如何“节流”成为光伏电站运营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对于光伏电站来说,后期运维及资产管理中,减少发电损失对于提高发电量同样重要。
一般来说,在光伏电站实际运行中,除了停运损失、生产消耗、系统效益损失等带来的生产损失外,影响电站发电收益的还有一个重要因素——电网考核。动辄数十万的考核,将直接减少光伏电站的发电收入,如何降低这部分损失电量,对于提高电站实际发电收益至为重要。
由于光伏电站的规模越来越大、消纳问题日益凸显,为了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均衡不同发电企业的利益,电网企业对新能源场站的考核也越来越严格。2019年1月起西北开始按照新版“两个细则”进行考核,相比于之前的版本,电网对新能源场站提出了更为严苛的考核指标,同时提高了未达标情况的考核上限。
根据西北能监局公布的青海电网2019年1、2月“两个细则”考核补偿结果来看,2019年1月(即新版“两个细则”实施的第一个月)青海省光伏电站缴纳的罚款高达1153万元,相较2018年12月的487万元上涨了一倍多。
除了考核指标变严,“两个细则”考核范围也愈趋广泛,从最初的西北地区外,山西、河北、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四川及南方区域等多地已开始着手“两个细则”考核工作,“两个细则”考核趋势正向全国范围内蔓延,新能源场站业主面临的挑战更加严峻。面对如此严格的电网考核,新能源场站需要通过向电网提供精确的出力预测数据,从而来减少考核分数、降低罚款金额。国能日新技术专家表示,只有通过不断优化预测技术,提升预测精度,才能真正减少考核,提升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功率预测系统电力交易方面也体现出很高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功率预测作为新能源场站应对“两个细则”考核的重要数据指标,高精度的功率预测数据能够有效降低电站考核分数,但就目前而言,功率预测的精度仍然比较低。国能日新产品总监韩敬涛在10月25日举办的第四届光伏发电运营及后服务研讨会中对影响功率预测精度的问题作出了解释。
韩敬涛介绍道,提高功率预测精度,需要突破三大技术难题。第一是电站基础数据的异常和缺失,基础数据的质量对功率预测算法的建模有着很大影响,但在传输过程中会出现突变和死值;第二是天气预报的准确性;第三是关键算法。
“由于各家光伏电站选用的光伏组件各不相同,所以在同样的气象条件下,各个电站出力情况也会有很大的不同,另外,调度、检测、限电等异常情况也会对预测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韩敬涛补充道。
针对上述问题,国能日新提出了凮鸟高精度功率预测解决方案,据介绍,通过分析现场历史数据、筛选问题数据,利用合理的修正策略进行数据清洗以及数据标准化等数据治理方式可从源头上排除隐患,保证基础数据的精确性。对于天气预报,韩敬涛表示,单一的气象源误差会比较大,结合多种气象源的集合预报,能够保证气象数据的精确可靠性。
在自动发电控制(AGC)考核方面,韩敬涛表示,AGC作为管理电站重要手段,需要结合场站现状,评估站内各类问题根源,定制AGC改造方案,提出预前性控制模型、检查场内机组和通信设备性能,寻找问题根源,制定通信问题的解决方案、以性能和考核因素为重点调试点,定时进行巡检,进行消缺,才能够实现对AGC的精确控制,有效降低AGC考核分数,实现电站收益的提升。
AGC精准控制对光伏电站带来的收益也体现在实际案例中,以青海某三个光伏电站为例,在国能日新进行AGC技术改造之后,电站AGC考核均达到0分,每月三个站可为客户降低60分,节约6万元,详情如下:
来源:韩敬涛演讲PPT
对于电力交易市场,日前,甘肃省工信厅发布了《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有关事项的批复》,文件中表明原则同意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在2019 年9月20日至26日开展连续7天结算试运行及《甘肃电力现货市场结算试运行工作方案》,并表示将持续推进电力现货市场试点,象征着甘肃省电力现货市场拉开了序幕。
高精度功率预测能够通过综合考虑双细则考核和电站收益情况,给出最优的日前出力曲线,保证电站优先完成基础计划的基础上成交更多的现货,帮助电站实现更好的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