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版)》(以下简称2019版《目录》)。其中,汽车作为被积极培育的消费新增长点,被列入重点发展领域。零部件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重点,与智能网联汽车高度相关的人工智能也首次被列入“鼓励类”。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首席专家吴松泉表示,2019版《目录》围绕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发展趋势,注重完善汽车产业链完整性,推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将加快推进我国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迈进。
■鼓励转型升级 强调淘汰落后
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强调,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上一版《目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需要予以修订。本次修订的重点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提升科学性和规范化水平。
为此,2019版《目录》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大力培育发展新兴产业。而为了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2019版《目录》特别强调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提高现代服务业效率和品质,推动公共服务领域补短板,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等更新消费,积极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此外,在汽车领域,2019版《目录》特别强调技术发展和淘汰落后。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制氢、运氢及储氢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及产品、加氢站的建设都被列入“鼓励类”,通过鼓励配套设施建设和产品更高水平的发展来提升新能源汽车使用便利性,这也被行业专家解读为从供给侧能力的提升上来培育汽车消费新增长点。与此同时,作为落后产品,低于国二排放标准的车用发动机被2019版《目录》列入“淘汰类”,机动车制动用含石棉材料的摩擦片等不符合绿色发展要求的落后产业也将被淘汰。落后产品被淘汰、新技术及配套设施被鼓励,抑扬之间可以看出2019版《目录》强调高质量发展的决心。
吴松泉指出,《目录》鼓励汽车行业加快转型升级,夯实产业安全节能环保升级基础。因此,“鼓励类”除继续保留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等内容外,进一步增加了安全节能环保相关零部件、技术和装备,如增加了商用车轮胎爆胎应急防护装置、液力缓速器等安全装备,还增加了无级自动变速器(CVT)、高效增压系统等节能环保零部件和技术。
引人关注的是,废旧汽车等废旧机电产品及零部件的再利用、再制造也被列入“鼓励类”。此外,2019版《目录》还特别提出鼓励电动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包括梯级利用、再生利用等。同时,鼓励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技术装备、电池剩余寿命及一致性评估技术装备、残余价值评估技术装备、梯次利用技术装备、正负极及隔膜和电解液高效再生利用及无害化处理技术装备等行业的发展。这与2019版《目录》强调畅通循环利用,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的诉求是一致的。
■汽车行业重点鼓励关键零部件发展
作为“鼓励类”的重点领域,2019版《目录》把汽车行业的重点放在了零部件上,无论是传统汽车的关键零部件还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都成为发展重点。2019版《目录》提出,重点发展高安全性能量型动力电池单体,要求能量密度在300Wh/kg以上,循环寿命达到1800次。同时对电池正负极材料也提出了高要求:正极材料比容量达到180mAh/g以上,且循环寿命2000次时不低于初始放电容量的80%;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则要求达到500mAh/g。
2019版《目录》还特别提出鼓励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高效车用内燃机研发能力建设,鼓励传感器、车载芯片、中央处理器、车载操作系统和信息控制系统、车网通信系统设备、视觉识别系统、高精度定位装置、线控底盘系统、智能车用安全玻璃等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的发展。吴松泉告诉《中国汽车报》记者,2019版《目录》的发布将引导汽车产业链水平升级,促进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取得明显成绩,智能汽车发展也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些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严重依赖进口。也因此,2019版《目录》“鼓励类”除继续保留并丰富了车用动力电池及管理系统、驱动电机系统等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外,还首次增加了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相关材料及技术等。”吴松泉说。
此外,2019版《目录》还注重增强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力求破除产业高质量发展瓶颈。2019版《目录》强调,要进一步聚焦提升产业基础能力,补齐产业链短板,不断完善产业体系,增强自主发展能力。一是聚焦关键总成基础核心零部件,如增加喷油器、颗粒捕捉器等发动机基础核心零部件,将鼓励范围从电制动、电动转向等分总成扩展到更多关键零部件上;二是完善并提升技术指标要求,引导技术迭代升级,如完善超高强度钢板性能参数、提升电池隔膜和大功率电子器件(IGBT)等零部件的技术指标;三是重视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如增加无线充电、快速充换电等基础设施装备,在新能源领域鼓励增加高效制氢、运氢及储氢技术和设备等。
值得关注的是,轻量化仍是2019版《目录》关注的焦点,鼓励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对高强度钢、先进成形技术及环保材料的应用做了重点要求。事实上,轻量化水平的提升,无论是对传统燃油车的节能减排,还是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产品竞争力来说,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鼓励人工智能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添助力
一个明显的变化是,2019版《目录》的“鼓励类”新增“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服务业”、“人工智能”、“养老与托育服务”、“家政”4个行业。其中,人工智能涉及人工智能芯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语音语义图像识别、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安防、智能交通等15个方面。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与新一代移动互联技术相融合的产物,智能网联汽车正推动汽车产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不过,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阻碍,如复杂的交通场景、海量数据的处理等,这些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来支撑。2019版《目录》鼓励人工智能发展将对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
总体来看,吴松泉认为,2019版《目录》的发布,从汽车全产业链角度出发,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等内容,将引导社会合理投资,补齐产业发展短板,不断提升我国汽车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在当前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国内汽车市场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况下,2019版《目录》修订出台有利于促进我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动我国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此外,为让2019版《目录》落到实处,国家发改委产业发展司负责人强调,在贯彻实施《目录》时,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实际工作中,由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建立协同推进和监督检查机制,切实加强政策协同,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严格监督执法,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增强产业政策的执行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