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氢能产业面临“三高三低”不利因素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布时间:2019-11-29 浏览:

在明天氢能董事长王朝云看来,整个氢能产业从现在的状况到产业化、市场化迈进,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前推进的过程,它大概包括这些环节:第一是要有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稳定政策;第二是产业集群和集聚;第三是设备国产化;第四是原材料国产化;第五是分工与协同;第六是学习型组织,唯有如此,氢能产业才能长久。

每经记者 欧阳凯    每经编辑 张海妮    

自今年“两会”期间氢能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到3月26日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政策层面频频释放积极信号,把氢能从产业低谷推向风口浪尖。

今日(11月28日),在第7届中国(常州·金坛)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明天氢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明天氢能)创始人、董事长王朝云坦言,现在氢能确实遇到了很好的机遇,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对氢能产能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全国多地都出台了关于氢能的产业规划、意见、实施细则等。

“地方政府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普遍的想法是,有的是没有赶上动力电池的发展过程,想在新的领域获得突破,有的是看到了动力电池发展的成果,也想在氢能领域收获成果。”王朝云说道。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此前中汽协公布了国内汽车产业运行情况数据:1月~9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为1315辆和1251辆,1月~10月的累计产销为1391辆和1327辆,也就是说,10月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76辆。如果在年底没有一波抢装,预计2019年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将与2018年接近。

业内人士指出,纵观一年来每月的燃料电池汽车销量,几乎没有规律可言,大起大落之势说明了燃料电池汽车仍以政府示范项目为主,市场化之路仍然遥远。王朝云表示,目前从产销数据来看,基数仍然较小,现在加氢站全球有400多座,中国已经建成的将近50座,且大部分是今年建成的。

王朝云说,目前氢能产业有利的因素主要有地方政府政策密集出台、行业的密集行动、资金的密集注入,光是燃料电池领域就有德国、日本、美国等跨国公司在国内纷纷布局,但不利的因素主要集中于氢能产业的“三高三低”的特点。

具体来看,“三高”指的是高成本(一套系统装在乘用车上大概是100万左右)、高复杂性(产业链很长,比锂电产业链还多了一个氢的问题,包括氢的制、取、运、用)和高精密度(精细化制造,很多重要的工序、装备和工艺放到全球来看都堪称是最难的);“三低”则是市场直接需求低、氢能认同度低和社会基础投入低。

在王朝云看来,整个氢能产业从现在的状况到产业化、市场化迈进,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不断循环往前推进的过程,它大概包括这些环节:第一是要有国家的顶层设计和稳定政策;第二是产业集群和集聚;第三是设备国产化;第四是原材料国产化;第五是分工与协同;第六是学习型组织,唯有如此,氢能产业才能长久。

分享到:

关键字:氢能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