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进入告别的倒计时。回望这一年,中国汽车工业和中国汽车市场走过了不容易、不平凡的一年。持续下滑的汽车产销量考验着众多汽车品牌的耐心和韧性,愈发严格的产业政策考验着众多汽车企业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加剧了市场格局的两极分化。2019,乘用车难上加难,持续多年的“众乐时代”宣告结束,2019,乘用车愈挫愈勇,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巨大机遇面前,汽车企业只有通过“品牌向上”才能打赢这场“生死战”。
■在低迷中走过2019
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2019年的乘用车市场,“低迷”二字恐怕最为准确。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二十余年高增长并首次出现产销量同比下降4.2%和2.8%之后,就有预测人士认为,2019年的中国汽车市场仍然会持续下行,普遍认为会有约5%的下滑。但是,事实比预测更加残酷,虽然12月的产销数据还有待统计,但前11个月的产销数据下跌的已经足够让人心情“沉重”。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前11个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303.8万辆和2311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9%和9.1%。其中,乘用车产销1917.5万辆和1923.1万辆,同比下降10.7%和10.5%。
更让人揪心的是,自主品牌乘用车整体的生存形势更加不利。前11个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47.8万辆,同比下降16.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38.9%,比上年同期下降3%;其中自主品牌轿车销售181.4万辆,同比下降16.6%,占轿车销售总量的19.6%,比上年同期下降1.1%;自主品牌SUV销售438.8万辆,同比下降16.2%,占SUV销售总量的52.5%,比上年同期下降5.7%;自主品牌MPV销售92.4万辆,同比下降22.3%,占MPV销售总量的74.8%,比上年同期下降1.5%。
在市场下行的巨大压力之下,相当一部分自主品牌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困境。数据显示,前11个月销量榜单中,15家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集团,有12家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仅有长城、奇瑞、一汽3家车企保持增长。
■风头正劲转向流年不利
市场的由增转跌,致使一部分汽车企业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性,由风头正劲转而变得流年不利。在这部分企业中,上汽集团比较典型。在2018年中国汽车市场首次出现二十多年产销量下滑的情况下,上汽集团依然保持了稳健的增长,跑赢了大盘,2018年全年销量突破700万辆,保持着同比增长,领跑整个行业。
特别是作为自主品牌的主力军,2018年上汽乘用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全年销量突破70万辆,同比增长超30%,增幅领跑整个行业。其中荣威RX5、荣威i6、荣威i5、MG ZS,全新MG6等多款车型热销,特别是荣威i5,上市仅两个月,总销量即突破3万辆。
就在业界对上汽集团特别是上汽乘用车充满更多期待的时候,形势在2019年却急转直下。前11个月,上汽集团累计销量约为554.03万辆,同比下滑13.3%。其中,合资板块,上汽大众、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三大合资品牌呈下滑态势;自主板块方面,上汽乘用车前11个月累计销量出现了5.74%的同比下滑。
和上汽类似的汽车企业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广汽集团2018年全年产量达219.4万辆,同比增长8.77%;全年销量为214.79万辆,同比增幅达7.34%,其中广汽自主乘用车全年累计销售新车53.51万辆,同比增长5.23%,然而,今年前11个月,广汽集团累计售出乘用车1873315辆,同比下滑4.06%。广汽乘用车累计售出汽车34.5万辆,同比下滑28.81%。上汽、广汽在中国汽车企业中颇具实力,都没有逃脱下跌的命运,而诸如东风风神、众泰等汽车品牌自然也没能成为例外。
如果分析其由增转跌的原因,外因在于地方政府纷纷提前实施国五、国六排放标准切换而导致企业应对不及,新能源汽车财政补贴大幅度退坡导致企业产品性价比和竞争力下降以及SUV市场消费需求减弱,而内因则在于企业没有做好足够的市场预判以及前瞻性的技术研发。
例如,由于没有尽早做好国五、国六排放标准的切换,上汽集团积压了大量的库存车。为了清库存,上汽集团设立30亿元专项资金解决这一问题,这无疑影响了正常的市场运营。再如,广汽乘用车的销量下行主要归结于第一代传祺GS4的逐渐“落幕”,根据数据统计,自2015年上市以来,该车型已累计售出超过110.8万辆,在最近5年中为广汽乘用车贡献了超过55%的销量。可见,依靠单一车型,已经很难“吃遍天”了。
■自主表现可圈可点
中国有句话,于危难之中见真英雄。市场持续下行之下,意味着一部分企业的淘汰出局,这同样孕育着机遇,那些苦练内功的品牌有望在腥风血雨中突围而出。难得的是,以长安、吉利、奇瑞、比亚迪、长城等为代表自主品牌已经在2019年显露锋芒。
尤其要说的是长安和奇瑞两家企业,这两家企业是在过去成长迅速而在近两年表现不佳的代表,因此一度被业界广泛不看好。但是,在今年它们打响了翻身仗,吹响了品牌向上的冲锋号。
在市场产销量连续下跌的时期,长安汽车逆势突围,打造出多款“爆款”车型,特别是其抓准了小型SUV和紧凑型SUV的市场需求,以高颜值、高智能、高操控等特点吸引了消费者。从近三个月的表现来看,长安汽车产品布局开始发力,从轿车到SUV,自主品牌的表现优于合资车企,总体呈现出多点开花、逆势突围的市场表现。
奇瑞的表现也不遑多让,今年前11个月,奇瑞汽车集团累计销量65.18万辆,其中自主品牌车型销量同比增长6.8%,实现逆势增长。奇瑞的优秀直接体现在旗下两大明星车系“瑞虎”和“艾瑞泽”的市场表现上。11月,全新一代瑞虎8销量1.4万辆,环比增长3%,同比增长78.6%,连续四个月销量过万辆;艾瑞泽系列销量1.2万辆,环比增长11.69%,同比增长12.93%,连续三个月销量过万辆。
销量增长的背后,还有技术、质量和品牌的全面提升。
奇瑞第三代ACTECO 1.6T GDI涡轮增压发动机和长安蓝鲸1.4T高压直喷发动机荣获“中国心”2019年度十佳发动机,综合表现丝毫不输合资品牌。比亚迪则通过在电动车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优势引来丰田汽车的技术合资。
此外,吉利的BMA模块化架构和长城的旗下的蜂巢易创也值得点赞。BMA模块化架构是吉利历时四年,集聚来自15个国家的500多位工程师,整合全球资源,全力打造的一个全球化模块化架构,能全方位满足全球市场需求。BMA模块化架构具有高拓展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极致的空间利用等核心优势。蜂巢易创的7DCT450湿式双离合自动变速器用仅仅两年半的时间,便已经实现了100万台的市场占有量和保有量,还先后在A级、B级、C级车型中实现配装。
正是坚持对核心技术的持续研发突破、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对品牌形象和价值的不断提升,才使得它们捍卫了中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尊严和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