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电动汽车能否助力石油需求走向平稳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石化报 发布时间:2020-01-04 浏览:

近年来,由于市场对电动汽车的政策倾斜导致石油需求降温的猜测不绝于耳。国际能源署(IEA)前不久表示,到2030年,原油需求将达到平稳水平,比此前预计的时间提前10年,原因是电动汽车使用量增加。

国际能源署表示,在某些情况和政策条件下,电动汽车年销量可能上升,到2025年将达到1000万辆,到2040年将超过3000万辆。而2018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约为210万辆。

咨询公司伍德麦肯兹数据显示,2018年电动汽车销量与2017年相比增长了逾60%,2019年的销量可能是2018年的两倍。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曾表示,将电动汽车引入快速发展轨道的关键因素是:补贴、日益严格的燃料经济目标、对燃油车的限制。

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电动汽车销量为110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51%,是欧美市场的3倍。虽然美国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几乎翻了一番,达到36万辆,但欧洲市场的业绩依然喜忧参半。在法国、德国和英国等大型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只占不到2%的市场份额,但挪威(40%)、冰岛(17%)和瑞典(7%)这样的小市场在补贴的支持下业绩表现良好。伍德麦肯兹和国际能源署都认为,收紧二氧化碳排放法规可能在2020~2021年乃至更久的未来,让欧洲电动汽车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紧随其后的是两家中国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和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来12~18个月,来自全球众多汽车制造商的100多种电动汽车车型将面世,其中包括保时捷、宝马、捷豹路虎等豪华汽车制造商。

在11月中旬召开的2019年阿布扎比国际石油展览会上,不断变化的产业格局和对制造商的挑战成为热门话题。ABB工业自动化总裁彼得表示,“汽车价值链正发生深刻变化,交通运输的未来正发生变化。我们看到驱动系统的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不仅是电动汽车,而且包括自行车和船舶。ABB已参与了多个项目,并提供了全面的电气解决方案,以取代以前使用烃类燃料运行的移动设备。但当我们着眼于更遥远的未来,将看到不同种类燃料的并存,以使我们能负担得起、可持续和安全地迈向低碳时代。没有万全的解决方案,不会停止使用石油,但是电动汽车的未来是光明的”。

彼得还指出,电池成本也在下降,目前每千瓦时的电池成本不到100美元,低于5年前的650美元,且充电时间有所缩短。ABB目前正在推广直流充电站,可使行驶里程为200公里汽车的充电时间缩短至8分钟。

有人认为,随着原油消费越来越多转向石化和航空,而非日常交通运输解决方案,每年超过100万桶的石油需求增长很快将成为过去。即使是通常被认为是较乐观的欧佩克预测,也将需求增长从2018年的140万桶/日降至2020年的50万桶/日。

能源咨询公司瑞斯托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卡罗尔表示,“当我们研究石油需求的未来发展方向时,首先想到的是亚洲新兴市场,而不是看似电动汽车需求激增的经合组织国家。此外,虽然人们对电动汽车充满热情,但我还是非常谨慎,因为不知道人们是否高估了电动汽车未来15~20年对原油需求的影响”。

2018年电动汽车销量超过210万辆,主要是纯电动汽车。但根据伍德麦肯兹的数据,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也很大。这两者的区别在于,纯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受电池的储能能力限制,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配备液体燃料箱和内燃机,几乎没有限制的行驶范围。

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能源和自然资源全球部门主管里贾纳说,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强劲销量意味着,消费者的“里程焦虑”不会很快消失。为解除这些焦虑,石油巨头通过庞大的燃料投资组合介入其中,这是一场关于谁将拥有未来轻型和重型车用燃料消费者之心的争夺战。

因此,即使最乐观的电动汽车预测能实现,并假设内燃机汽车销量2018年达到峰值,需求的巨大转变虽然有可能,但仍是困难的。在更广泛的市场不确定性(尤其是基础设施方面的不确定性)问题解决前,预测电动汽车将直接稳定原油需求还为时尚早。

(徐 雪 译)

分享到:

关键字:电动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