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消费连续10年世界第一、节能服务一年“节”出3930万吨标准煤、南方五省区可再生能源电量占比远超欧美、三成社会用电量来自市场化交易……”
近日,南网能源院发布6份能源电力行业年度系列研究报告,其中《中国能源供需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6.4亿吨标准煤,占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23.6%,连续十年居全球第一位。
同时报告预计2019、2020年,我国能源消费增速将有所放缓,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47.9和49.4亿吨标准煤。煤炭的占比将逐步下降但依旧是主要能源,非化石能源的快速增长将成为拉动能源总量增长的主要动力。
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延续清洁化、高效化趋势,消费总量呈低速增长,清洁能源比例继续提高,非化石能源和天然气仍是拉动能源消费增长的主导力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继续提高;煤炭消费量略有减少,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继续下降;石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保持稳定。
天然气消费增速加快
近几年来,煤炭的过高消费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推行天然气替代成必然趋势之一。尤其是进入2017年,受自上而下的“煤改气”政策的推动,我国天然气消费量明显增加,到2018年消费量更是达到了2803亿方,同比增长18.12%。2019年1-10月份,我国天然气消费量2462.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5%。预计全年消费量约为310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4%。
而我国天然气的供给整体增速呈波动状态,2015年及2016年我国天然气产量增速放缓至2%-3.5%,2017年产量增速开始回升。2018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161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7.50。2019年1-11月全国天然气产量为1574.6亿立方米,累计增长9.2%,全年产量预计达到1733亿立方米。
与此同时,我国天然气对外依存度越来越严重,2019年1-11月我国天然气进口量共计1182亿立方米,从2010年的15%增至45.3%。
石油消费增速稳中有升
目前石油的量级仍是能源行业的重头戏,近年来,我国石油需求稳步增长,消费重心从重工业部门转向消费需求。2019年1-9月,我国原油消费5.1亿吨,同比增长7.59%。民营炼化的投产成为2019年石油石化行业最轰动的新闻,这将促进原油消费进一步增加。预计今年石油消费量约为6.2亿吨,同比增长1.6%。
而石油产量基本持平甚至略有下降,进口量逐年增长。2010-2015年我国原油产量低速增长,2016年开始增速呈负增长,2018年我国原油产量为18911万吨,同比下降1.3%,降幅较去年收窄,2019年1-11月原油产量小幅回升1.0%至17494.9万吨。2013年-2018年中国原油进口量温和增长,共增长17995万吨,增长63.82%。2019年1-11月中国原油进口数量为46188万吨,同比增长10.5%。
煤炭消费增速回落明显
虽然目前我国在大力推行清洁能源发展,但煤炭仍是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主角,随着能源结构的持续优化,我国煤炭消费占比也在逐渐下降。2018年,煤炭消费量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比仅为58%,再创历史新低。
煤炭产业链下游主要是电力、钢铁、化工、建材四大行业,随着电力在整体行业耗煤消费占比不断提升,电煤需求在未来可能会超过煤炭整体需求。2019年来,电煤受到水电的冲击比较大,火电发电量增速下跌速度较快,电煤需求也大幅度下跌,从2018年的6.6%下滑至2019年-0.2%。使得我国煤炭消费增速明显回落,从2018年的3.4%下滑至2019年1-9月的0.7%。长期来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能源结构的调整及严格的环保政策都将继续压制煤炭需求增长,未来煤炭消费增速将保持在较低水平。
2019年,受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我国原煤生产稳步增长,进口增速放缓。2019年1-11月,全国原煤产量34.1亿吨,同比增长4.5%,与前10个月持平,累计年化产量372345万吨,高于2018年全年的水平。煤炭进口2.99亿吨,同比增长10.2%。随着煤炭先进产能的有序释放以及煤矿的复产,加之进口煤炭的冲击,国内煤炭市场供应趋于宽松。
电力消费呈现前高后缓趋势
我国电力消费一直保持增长态势,2018年我国电力消费增速创“新常态”以来的新高,全社会用电量684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5%,2012年以来首次高于GDP增速。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2019年1-11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514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其中,第一产业用电量70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用电量4412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第三产业用电量108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9.4%;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946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7%。专家预测,2019年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预计呈现前高后缓趋势,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四季度增速为5%,全年不到5%。
2019年,全国电力生产规模不断增加,清洁化结构不断提高,煤电占比快速下降,第二主体能源由水电转为新能源发电。中电联数据显示,2019年1-11月火电发电量为4652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4.6%。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1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1.0%。全国光伏发电量为1092.13亿千瓦时,累计增长13.3%。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风电厂发电量36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3%,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8.5%。
2020年关键词
稳中有进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按照中央精神,2020年能源改革发展将是“稳”字当先,稳中有进。
2020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指出,2020年,国家能源局将继续稳基础、优产能,切实抓好煤炭兜底保障。将逐步淘汰30万吨以下落后产能煤矿,有序核准新建大型煤矿项目;做好煤炭与煤电、煤制油、煤制气等相关产业协调发展;合理安排煤电建设投产规模和时序,着力提高电煤在煤炭消费中的占比,持续降低供电煤耗;稳妥发展煤制油气。切实抓好清洁能源发展和消纳,积极推进陆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平价上网。
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预计,2020年,我国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总量、结构和消费强度等目标均将基本实现,一次能源需求总量为49.3亿吨标煤,其中,煤炭需求约39.2亿吨标煤,占比约56.7%;非化石能源需求约7.4亿吨标煤,占比15.1%;能源消费强度约0.52吨标煤/万元(GDP按2015年不变价计),将比2015年降低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