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日举办的2020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分论坛上,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主任张帆介绍了国内充电桩发展情况,我国充电桩发展正呈现集中化运营的特征,2019年公共设施的充电电量整体预测在80亿千瓦时左右。
在介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产业发展情况时,张帆表示,2019年1到11月份我国公众充电桩保有量495502台,较2018年增加10.6万台,增长27%,充电站34941座,比2018年增加了7012座,增长25%,建设速度有所下降,但整体密度提高。
在公共充电设施的区域分布方面,我国超过万台以上的公共充电桩省份有17个,其中超过5万台的有广东、江苏、北京、上海,仅该四个省、直辖市充电桩数量便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超过46%,前17省市占全国充电桩总量的93%,充电桩分布比较集中,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较多,东北、西北以及西南地区的公共充电桩数量比较少。
在充电桩类型上,过去几年我国的公共直流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比例变化不是很大,2019年新增的交流桩和直流桩比在6:4左右,2016年到2019年公共交流充电桩的功率基本上维持在8.7千瓦左右,直流充电桩功率近年来提升较大,很多新建公共充电桩功率已达到120千瓦以上。
充电桩运营企业集中化特点越来越明显,运营充电桩数量超过一万台的充电运营商共有八家,运营数量445,781台,占比89.97%,集中化程度增高,2019年新增特来电等五家运营企业新增运营类充电桩达到10万根,占比达到了新增里面的90%以上。
私人充电桩截至去年11月份为67万台,到2019年底将达到70万台以上,配建率在68%左右,整体来讲全年私人充电桩配电率维持比较稳定,没有建设私人充电桩的32%主要原因是集团用户自行建设充电桩、居住地不配合等因素,没有固定车位是主要的原因,还包括小区的电容量有限,包括物业不配合等。
张帆表示,充电设施的互联互通一定离不开信息服务平台,在2019年国家能源局委托充电联盟打造的国家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平台正式的上线运维,在地方方面,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海南、云南浙江多个省市地区建设了充电设施的信息平台,企业方面国家电网、普电新能源、特来电、万邦都有自己的信息平台,目前我国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为政策的制定充电设施的规划建设,促进互联互通保证充电安全等提供了有利的支撑。
在政策发展方向建议方面,张帆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推广运营的规模不断的扩大,建议在2025年之前能够持续对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予以补贴和奖励,鼓励充电设施发展,同时落实地方补贴转向补贴充电的政策。另外,一方面鼓励引导使用清洁能源,真正让新能源汽车体现出来的是真正的新能源;第二方面希望能够开展电动汽车与电网的互动示范,为未来我们综合利用V2G相关技术的推广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