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2025改版停用栏目>储能资本>基金股权 返回

中国汽车行业“太难了”?业界看好“新能源”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新网 发布时间:2020-01-11 浏览:

“2019年说得最多的词就是‘太难了’,要想2020年实现市场迅速回暖不容易。”爱驰汽车品牌传播部副总裁金新10日在2020(第二届)海口国际新能源暨智能网联车展上受访时说。

中国汽车市场曾经的高歌猛进近两年明显变缓。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汽车行业委员会会长王侠在展会上表示,中国汽车市场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连续17个月下滑,包括前几年发展势头很猛的新能源汽车从2019年下半年开始也出现连续下滑。中国汽车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且市场调整远没结束。

但他表示,“中国车市的刚需还没有饱和,天花板还远没有出现。”从千人保有量来看,美国是中国的4倍多,欧盟和日本是中国的3倍多,中国汽车总量还有很大增长空间,但不会像以前那样爆发式增长,而是一个持续、曲折攀升的过程。

新能源车市场又将如何?“新能源汽车已成为全球各大汽车公司认可的未来趋势,有更多国际巨头看好新能源市场,纷纷推出新产品。”金新说,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充电、残值等“痛点”逐步消除,“新能源”市场会稳中有升。

合众营销公司副总裁李岷雪也坚信新能源是未来必然趋势。她说,随着用户了解程度的提升,以及品质不断升级,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会不断增大。

王侠认为,随着很多新势力的进入,中国传统车企加大电动汽车的研发投入,跨国车企加快电动汽车研发步伐,新能源汽车无论是基础研究还是产品化应用都在不断取得突破。中国国家和社会资本对充电桩等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正在改善消费者的用车体验,加上200万辆级的保有量以及100万辆级的持续增量,新能源车市场将迅速达到经济规模,形成其内生的发展动力。

国际品牌进军中国将带来怎样的影响?金新认为,这将带来新一轮的正向冲击,可再次孕育用户对新能源汽车消费的需求。过去5年多是国内新能源汽车品牌培育市场,随着特斯拉等国际品牌纯电动汽车进入,可让更多用户更好地认可新能源汽车。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表示,中国有较强的人才技术积累和雄厚的产业基础,更有庞大的消费群体和不断升级的巨大市场,汽车产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和优势。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就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提高、水平升级、促进消费、步入高质量发展等做出了一系列部署,为汽车产业战胜困难,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政策支持。

他认为,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要顺应全球化大势,需要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走国际化发展之路。同时,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变化,坚持创新驱动,力争在汽车电子化、智能化、互联网、共享化等方面实现突破。

王瑞祥建议,加强协同创新,攻关关键技术瓶颈,提升基础能力,加快实现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技术突破,推动产业整体水平不断提升。推动高水平合作,提升智能网联整车数字化和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拓展汽车产业发展空间。推进企业联动和兼并整合,以及自主品牌提质升级,促进产业动能转换,培育、扩大新市场,特别是开拓多元化的国际市场。(完)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