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之风已吹到重卡领域。
国外方面,宁德时代与戴姆勒卡客车公司在去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宁德时代将于2021年为戴姆勒电动系列卡车大规模供应电池。
特斯拉旗下电动卡车Semi已经发布。此外沃尔沃、曼恩、斯堪尼亚、DAF等巨头也相继发布了各自的纯电动重型卡车。
国内方面电动重卡也已“风起云涌”。2019年9月,开沃集团为溧水区交付首批10辆纯电动重卡环卫车。同年7月,北汽重奔为安钢集团交付首批18台纯电动重型卡车。去年6月,徐州徐工交付了100辆纯电动智能环保重卡渣土车。去年5月,庆铃汽车开始进入纯电动重卡领域。
目前,包括比亚迪、中国重汽、一汽解放、东风、开沃集团、大运汽车、高迈新能源、安徽华菱、中联重科、陕汽、徐州徐工、湖北三环、中航长征、江铃重汽、北奔重汽等国内知名商用车企均已布局了纯电动重卡。
鉴于纯电动重卡市场焕发出的市场生机,电动重卡换电的运作模式也已被提上日程,特百佳与国家电投及上海玖行等企业已经展开推广。
一波电动重卡的风潮,来势汹涌,势不可挡。
一年省23-25万?
就国内而言,目前电动重卡的市场应用场景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场地用车,如港口和码头、仓库、铁路站、机场以及工地内;二是在固定线路上运行,如短距离城际/城市运输和环卫等领域的牵引车、专用车。
主要原因是,一方面,受制于重卡车身,装配过多的电池会对车辆本身造成负担,整车续航里程也难以提升;另一方面,重卡功率较大,配备较大的电池组会导致纯电动重卡成本过高。
再就是充电难。重卡在高速公路上跑得比较多,但在高速公路上很难布置重卡用的充电桩。
不过,随着电池技术提升、成本下降及充电设施日渐完善,在市场需求驱动下,有业内人士预测,电动重卡在上述线路的渗透率今年或有望达到10%左右。
这种预判另一个有力支撑是,如果一台燃油重卡一天跑400公里,1公里耗油3块钱,一天就要1200元油费。而如果是电动重卡,一天跑400公里大概需要800度电,花500元电费,比燃油车的1200元油费少了700元,这样算下来,电动重卡跑一年能比燃油重卡省23-25万。
电动重卡的供应链机会
在外有政策、内有节省驱动的作用下,国内外电动重卡市场掀起巨浪不足为奇。值得注意的是,相关配套零部件企业受其影响也已展现出诱人的市场蓝海。
如电池方面,高工电动车了解到,电动重卡普遍采用磷酸铁锂电池,根据不同应用场景需求,搭载的动力电池在170-400KWh之间(国外的电池容量更是达到240-550KWh之间)。由于电池组多,成组的一致性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对于安全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纯电动重卡对配套电池存在一定门槛。
从目前国内公告数据来看,能够配套纯电动重卡车型的电池企业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南京创源、力神、亿纬锂能、塔菲尔等。就当前配套体系而言,市场的竞争格局相对电机市场相对集中。
再如驱动系统方面,以奔驰电动重卡eActros为例,目前其已经投放10辆进入试运营。该车基于Actros打造,驱动桥采用的是采埃孚AVE130。随着eActros正式投放市场并批量交付,采埃孚的这一电驱动桥的订单量将相当可观。
基于这样的市场机会,AxleTech正与ThorTrucks合作研发一款重卡用电动动力传动系统;AxleTech还将与其他业内领先企业开展定制化全集成式电动动力传动系统。
国内电动重卡在驱动系统的采购上也集中迸发。今年5月,福田推出49T纯电动牵引车,采购了法士特6E240电驱动系统;庆铃汽车传动系统采用了苏州绿控传动产品。大运在第322批公告中上榜的5款纯电动卡车,电机均来自上海汽车电驱动。
为了抢得市场先机,越博动力已切入并针对纯电动重型商用卡车研发出了国内首款双电机电动集成驱动桥产品。特百佳也已入局,可提供纯电动重卡动力系统的全方位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电池领域的相对集中,驱动系统的市场格局较为分散,并且在技术路线上,趋向于电机、电控、变速箱的集成,和动力总成系统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国家对于电动重卡的推广力度较弱,今年国补最高补贴限额下降至5.5万元(2018年为10万元)。
这也就意味,当下的纯电动重卡市场热潮主要为市场需求所驱动。事实上,高工电动车认为,没有高额补贴刺激,重卡生产企业及相关产业链企业反而可以静下心来深度研究技术、积累经验,更容易抓住市场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