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大普奔:七批之外的项目终于可以确权拿补贴了!
据光伏們介绍——《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定稿,2016年3月份之后并网、未进入前七批目录的项目有望在2020年两会之后确权,最早可以在2020年下半年获得第一批补贴资金!
此举对光伏行业意义重大!这意味着:
1)前七批之外的项目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现金补贴,环节现金流压力;
2)前七批之外的项目可以上市交易!
对投资光伏的民营企业无疑是重大利好!
1、未进入目录的项目规模有多大?
根据中电联快报,截止2019年底,风电、光伏总规模为21005万kW和20468万kW;
根据国家能源局的公开通报,截止2019年9月底,生物质并网总规模为2116万kW。
根据1~7批目录的公开信息,进入目录的项目总规模如下图所示。
因此,各类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进入目录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各类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进入目录的情况
说明:生物质用的是2019年9月的数据
上述为进入前七批目录项目中,虽然有少量项目是“平价上网”项目,或者是“黑户项目”(未获得补贴指标),但大多数为具有补贴资格的项目。
因此,进入目录的项目约为204GW,累计约有232GW的各类项目为进入补贴目录。
2、此举促进电站交易,极大降低金融系统性风险
根据之前的报道,截止2018年底,补贴拖欠总规模超过2300亿元,截止2019年底应该达到3000亿元左右。
由表1可以看出,为进入目录的项目主要是光伏项目,因此3000亿元主要是拖欠光伏企业的资金。
根据之前的统计,近70%的光伏项目由民营企业投资;而风电项目则大部分由国企、央企投资。
说明:上图中的统计数据截止2018年底
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高,一般会比国有企业高两个百分点;且对现金流要求高,即使账面利润很高,一旦现金流出问题,企业也会出问题。
鉴于补贴拖欠压力,国家有关部门明确企业可以发放ABS(详见:证监会:可再生能源补贴收入可做ABS),但目前能发放的只有国企、央企。(详见:绿色资产证券化:解决补贴拖欠新途径!)民营企业根本没资格发放。
因此,在补贴拖欠的情况下,民营企业唯一的选择似乎有:出售项目换取现金的方式缓解企业压力。2019年电站交易异常活跃,就是基于此原因。
然而,问题来了,目前几乎所有的收购方,都不收购未进入目录的项目。但进入目录、能交易的光伏电站只有不足40GW(刨掉光伏扶贫、户用项目)。
根据市场调研了解,目前大部分光伏项目是以融资租赁的模式开展,考虑到补贴拖欠的因素,融资租赁公司一般给企业3年的宽限期。3年之内,企业只还利息,不还本金,3年之后还本付息。
2016年3月份之前并网的项目,由于已经获得了补贴资金,所以还本付息无压力。
2016年3月~2018年531并网的项目,补贴资金约占总电费收入的40%~60%,如果不获得补贴,根本无力还本付息。
未来还本付息、减缓资金压力,民营企业必须出售电站,但收购方又不收购为进入目录的项目,这对民营企业来说是个死循环。
2017年全国并网光伏电站53.06GW,是历年最高;这53GW中的很多项目,2020年将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如果不能进行交易,则很可能引发光伏行业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如果确权、由电网发放补贴,一方面民营企业可以获得活水,缓解资金压力;另一方面电站交易可以实现,民营企业不会被拖垮。
3、未来补贴如何发放?
财政部官网上《公开回复<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9258号建议的答复>》提出(详见:解决补贴缺口:发国债、提高附加标准,基本不可能):
拟放开目录管理,由电网企业确认符合补贴条件的项目,简化拨付流程;
可见,未来“符合要求的”项目经可再生能源信息平台批准后,由电网直接“按原则”发放补贴;
所谓“符合要求的”项目,即具有以下四个必要条件:
纳入年度规模管理范围(有指标)、上网电价获物价部门批复、并网时间符合要求、相关手续经国家可再生能源信息平台审核通过
在满足上述几个条件的基础上,项目即可获得补贴。
4、未来补贴资金够不够?
根据财政部公开信息,
2017年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收入为705.5亿元。
2019年财政部安排的、用于发放补贴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为866亿。
随着用电量的增长,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的收入每年也会增长。因此,预计未来每年的可再生能源基金收入预计在800~900亿之间。
据了解,目前的基金的年收入已经不足以覆盖前七批目录内的项目、光伏扶贫项目、户用项目所需要补贴。
而根据目前已经并网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规模计算,在一些老项目退出之前,每年需要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资金在1500~1600亿(不含税)之间。
因此,每年的可再生能源项目补贴缺口在700亿左右。
为了解决缺口,财政部也采取了多项目措施开源节流,包括:
对于新增项目,一是积极推进平价上网项目;二是调控优化发展速度,加大竞争配置力度。三是价格主管部门积极完善价格形成机制推动补贴强度降低的政策措施。
对于存量项目,一是拟放开目录管理,由电网企业确认符合补贴条件的项目,简化拨付流程;二是通过“绿证”交易和市场化交易等方式减少补贴需求;三是与税务部门保持沟通,
但否决了采取发行特别国债的方式。一是特别国债以国家信用为担保,一般使用在特定领域,且需具备相应资产规模能够保证正常还本付息。一般情况下,市场领域主要依靠其自身调节解决,而不是由包括国债和特别国债在内的公共财政资金发挥作用;二是特别国债具有强烈市场信号,在非特殊时期或遇到特殊困难情况下,不宜启用。
因此,补贴缺口的问题仍将长期存在。
5、未来普通项目可能只能拿50%的补贴资金
在补贴资金不足的情况下,确定的发放原则是:
1)光伏扶贫,关系贫困户的脱贫工作,最优先发放,并网第二年进入目录;
2)户用光伏项目,民生工程,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优先发放;
3)竞价项目,中标电价低,相对优先发放;
4)其他项目(含海上风电、光伏领跑者项目)
目前,光伏扶贫并网约20GW,财政部已经发放了超过10GW项目的补贴目录;户用光伏项目并网总规模预计9GW左右。初步测算,这两类项目每年所需要的补贴约为100~150亿元,再考虑16亿元/年的竞价项目,因此,剩余发放给普通项目的补贴资金只有700亿左右。
剩余项目的总补贴需求约为1400亿元。
由此来看,除了光伏扶贫、户用、竞价项目之外,其他所有类型的项目,未来可能只能拿到50%左右的补贴资金。
6、结语
由于拖欠的主要是光伏项目的补贴,因此此举是对光伏行业的重大利好。
对于进入前七批的项目,虽然度电补贴高,但由于已经获得了一部分的补贴,资金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未来只发部分补贴,对项目收益有影响,但不至于无解决办法。
对于未进入前七批目录的项目,此举可以使获得一定量的现金补贴,环节现金流压力;最重要的是,可以上市交易,企业不至于进入绝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