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双碳目标>电动汽车与充电桩 返回

我国锂电池行业受到疫情评估及展望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集邦新能源网 发布时间:2020-02-08 浏览:

锂电池华东企业概况

根据中国官方单位宣布,多数工厂返乡的直接人员复工时间是2/10,部分间接人员则视情况提前至2/3开始陆续在家上班,衔接2/10的正式开工时间,整体制造排程将随着2/3之后间接人员陆续到岗后,拟定出2/10新修订的生产规划。华东锂电池企业包括宁德、万象、中航、卡耐与德朗能等等,也跟随政策停工生产,占整体中国超过50%总产能。

锂电池在武汉的集中程度

锂电池在武汉的产业聚落极少,而电池电源管理的PCB规格较为普遍,因此寻求其他地区的分散供应与替代性难度不高,因此武汉未来若是长时间的停工并不影响整体电池产业的运作。

以产能聚集地来看,锂电池在武汉的产业聚落不高,消费性产品电池芯目前产能在华南居多。消费性产品电池因为尺寸较为客制化,产能也相对较为垄断;而动力电池芯生产分布更广,华东、华中与华南各有产业聚落。因为规格相对统一,供应分散相对较为容易。

锂电池企业目前状况

过年期间部分锂电池厂仍维持30%的人员小量生产,因此短期的产线能力仍可视状况调整,但生产排程的主要关键,还是要靠后端系统组装的需求来拉动。目前在后端系统组装也同时停工的情况下,留守人员的产能并无法对整体产业带来太大的变化,但仍可应对急单备货的需求。

电池的生产特性在于产业链聚落集中,整体的供应格局目前为寡占市场,尤其当日韩电池厂也相继退出消费性产品,一旦中国前三大厂(ATL、冠宇、力神)产能出现问题,就有可能影响对品牌的供应,造成二线品牌在电池来源上的局限。至于整体电池产业受到人力的影响,电池芯要仰赖较多的人力来生产,若是未来全国完全复工的时间拉长,电池芯的生产也将受到更大的冲击。电池材料与模块组装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因此受到人力的影响也较小。

锂电池的未来展望与重点观察

目前中国处于停工状态,整体电池制造业的发展,无论在前端制造与后端系统组装都处于停滞期,预料开工之后的消费信心,将是品牌调整年度销售目标的重要依据,一旦疫情仍无法控制导致消费信心的低落,也将会连带影响供给端的生产计划。

消费性锂电池在未来一年内,因为产业属性影响,仍无法快速的将产能往海外转移。长期来看,电池产业板块因疫情而快速转移的难度极高,锂电池从材料到电池芯的合作极为密切,也因此增加搬移产业链的门坎,仅有模块有机会将产能分散到其他国家。目前除了电动车电池有贴近需求端设厂之外(分散生产工厂来降低运费与关税),消费性电池产业聚落超过80%仍集中在中国。以消费性装置在零件缺一不可的情况下,锂电池的高度集中性仍将是系统组装厂的重点项目。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