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2月汽车业调查显示:复工超七成 复产不足三成

作者:施芸芸 来源:中国汽车报 发布时间:2020-03-03 浏览:

当下,我国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关键时期,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2月24日,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当前企业复工复产已取得积极进展,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逐步提高,浙江已超过90%,江苏、山东、福建、辽宁、广东和江西已超过70%。

汽车行业也正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的相关工作,日前,天津、上海、成都和长春等几大汽车生产基地均已恢复生产。“汽车产业产业链长、全球化程度高,需要高密度的人员聚集和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简称“中汽协”)原常务副会长董扬建议,要科学分析复工生产的条件,确保有序、次第进行,先复工的企业应制定周密的、可以长期实施的防疫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不过,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简称“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强调,由于当下汽车消费市场仍处于“冰封”状态,汽车企业在推进复工复产工作时应注意节奏,针对市场需求及时进行调整,保证工作合理有序进行。

■整车复工率超75% 出口业务逐渐恢复

在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汽车行业迎来了复工潮。综合各方信息显示,截至记者发稿前,我国整车企业综合复工率约为75%。

2月24日,丰田汽车成都工厂恢复生产,加上此前分别在2月17日和2月18日恢复生产的吉林长春、广东广州工厂和天津工厂,丰田在华的4家工厂已经全部启动生产工作。就在同一天,上汽大众江苏仪征工厂也按下了开工键,成为上汽大众第一家复工复产的沪外工厂。据仪征工厂厂长程亮介绍,目前约有1300名员工返岗工作,各生产任务正在按计划推进。据悉,上汽大众旗下的安亭和长沙工厂均已正式复工,2月24日上汽大众的安亭工厂还迎来了复工后的首辆汽车下线。

随着整车企业逐步恢复生产,零部件供应商也联动起来。2月23日,为一汽轿车、红旗、马自达等企业配套的长春金和交通器材有限公司总经理苗洋表示,公司产能已经恢复到80%;据一汽丰田总经理助理陈黎明透露,一汽丰田在天津本地的一级、二级供应商有358家,截至2月23日,复工的企业已经达到了352家;成都市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月24日,该地区的9家整车企业已实现复工,剩余1家已做好复工准备即将复工,目前在岗员工1.6万余人,返岗率超过80%,300余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复工率已超过90%。

与此同时,国内汽车出口业务也开始逐渐恢复。2月,上汽集团发往沙特、埃及、欧洲地区、南美地区等市场的名爵品牌汽车已超过5000辆,根据计划还将有产品按计划陆续发往澳大利亚、菲律宾、欧洲等国家和地区;2月21日,曾因新冠肺炎疫情中断的哈欧班列线路(大庆-比利时根特)正式恢复运行,首批由大庆工厂生产的沃尔沃S90,满载41组集装箱,搭乘哈欧班列从大庆运往欧洲比利时根特,将交付至欧洲的车主手中;2月25日,上汽通用五菱首批478辆宝骏530从广西柳州启程,这批汽车将经广州港出口至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等8个中东国家,这也是位于广西柳州的上汽通用五菱自2月17日复工后首批出口的订单。

■复产率不足三成 零部件供应成难题

崔东树强调,复工不等于复产。汽车企业的实际复产率或只有三四成。记者梳理相关信息后发现,目前车企的实际产量为平时的30%。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上汽集团内部人士透露:“此前的生产节奏为‘两班倒’,目前调整为一个生产班次,有些工厂只是部分车型恢复生产,并没有恢复大规模生产。乐观地预估,产能恢复正常至少要到3月中下旬。”

根据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的通告,湖北省内各类企业先按不早于3月10日24时前复工。根据公开数据,2019年湖北省汽车产量224.75万辆,占国内汽车总产量的比例达到8.8%;截至2018年底,湖北省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1482家,除了国内六大汽车集团之一的东风汽车集团以外,上汽通用也在武汉设有工厂,目前仍处于停工状态。湖北整车企业受制于目前的肺炎疫情形势,无法恢复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拉低了国内整车企业的复产率。

除此之外,制约汽车企业复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零部件供应链不稳定。湖北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湖北省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300多家,根据中汽协统计,我国目前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有1.3万余家,这意味着,湖北省规模以上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占十分之一,包括伟巴斯特(天窗供应商)、江森自控(座椅供应商)、采埃孚(安全气囊供应商)、马勒(滤清系统供应商)、博世、德尔福、法雷奥、弗吉亚、伟世通、安波福等国际主流零部件企业均在武汉设立了生产基地。这不仅影响零部件企业恢复生产,也给整车企业恢复生产秩序带来了更大挑战。据长春市一家核心零部件企业透露,在256家供应商中,有5家一级供应商位于湖北,部分零件面临供应不足的难题。

零部件供应的短缺,已经影响到了国外整车企业的生产。据了解,日产、现代和起亚等车企在本国的工厂也受影响不得不暂时停产,现代汽车韩国工厂在2月17日复工一天后再次停产,捷豹路虎也发布了零部件库存预警,称储备只够维持两周。

■前三周零售量不足同期11% 提振市场保持合理库存

“相对于复工的挑战,更应该关注市场需求端的挑战。”一家车企的内部人士直言不讳地指出,虽然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企业都在逐渐恢复生产的过程中,但让他们焦虑的是,汽车消费市场目前处于极为低迷的状态。2月26日,乘联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月第三周,即2月17日~23日,全国乘用车零售日均仅为5411辆,同比增速下降高达83%;2月前三周的乘用车日均零售量仅为3212辆,不到去年同期的11%。

“只有购车需求特别迫切的消费者才会选择在疫情期间购车,因此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实际处于恢复较慢的状态。”基于此,崔东树建议,除了部分经销商库存严重不足的日系品牌以外,其他目前库存并不紧缺的品牌应注意及时调整生产节奏,保持品牌经销商的库存周期在1个月左右即可。

“为在积极推动汽车行业复工复产的同时,避免出现库存积压,提振市场是关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疫情影响的特殊时期,国家和地方还应当出台必要的市场刺激政策,例如放开汽车限购、减免汽车购置税等。此外,为避免出现与2019年一样的市场波动,尽可能减少疫情给汽车市场带来的不利影响,推迟实施国六排放标准应该提上日程。

“据了解,年前有一部分整车企业储备了少量符合国五排放标准零部件,原计划在今年7月1日前完成生产和销售。”该业内人士无奈地表示,如今复产时间一再推迟,市场迟迟未回暖,如果国六排放标准仍然按照原计划实施,对这部分整车企业来说将是一个较大的打击。

分享到:

关键字:新能源汽车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