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欧盟若想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必须先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高工锂电 发布时间:2020-03-04 浏览:

为了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欧盟正在建设大型电池工厂和研发下一代电池,以保持其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独立性。不过,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欧盟必须先解决原材料短缺的问题。

和锂电池一样,欧洲用于生产锂电池的石墨负极材料主要从亚洲进口,这就意味着欧洲的动力电池投扩产或将面临负极材料供应短缺的问题。

目前只有法国的Carbone Savoie(卡本·萨瓦)和德国的西格里碳素(SGL Carbon),被认为是为数不多能够应对该挑战的欧洲公司。

日前,Carbone Savoie举行了一座碳烤炉投产的剪彩仪式,该项目投资11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8463万元),可使其碳产能提升一倍,这是制造锂电池用超纯合成石墨的第一步。

Carbone Savoie还表示,它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生产技术,该技术仅将目前生产碳材料所需能源降低一半,并将废物水平降低了一半。

“与中国石墨相比,它将更便宜、更高效,同时消耗更少的能源。最困难的是,我们必须迅速行动。”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已批准向七个欧盟成员国提供3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9亿元)的援助,以支持欧洲电池技术研究和创新项目。

这七个国家分别为比利时、德国、法国、意大利、波兰、芬兰和瑞典,研究项目旨在支持创新和可持续的液体电解质和固态电池的开发,主要关注领域包括锂电池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先进化学材料的创建、电池和模块设计、系统集成以及电池回收等。

欧盟委员会表示,该项目将有17名直接参与者,包括工业和汽车巨头如巴斯夫、优美科、宝马、PSA、欧宝、帅福得、瓦尔塔、西门子、索尔维、曼兹以及瑞典电力运输实验室(SEEL)等,计划于2031年完成。

随后,德法两国制定了一份超级电池工厂的蓝图,计划在欧洲共同推动一项总投资达5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383亿元)的电池项目,总产能约为48GWh。

很显然,欧盟正在斥巨资投建大型电池项目和研究下一代电池企业,意识在动力电池领域摆脱对亚洲电池制造商的依赖并实现赶超。然而,本土锂电池产业供应链的缺失或将成为欧盟实现其电池目标的重大障碍。

在锂电池材料领域,欧洲有嘉能可、欧亚资源、优美科、巴斯夫等大型正极材料相关企业,可以满足中日韩电池企业以及欧洲本土企业建厂的原料采购需求。

但在负极、隔膜、电解液以及其它材料领域,欧洲都比较缺乏,从而对欧洲建设大型电池项目产生阻碍,不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和保障原料供应稳定。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中日韩电池巨头在欧洲建厂扩产和欧洲本土电池企业崛起,来自中日韩的锂电池材料企业也计划在欧洲建厂,就近提供配套服务。

分享到:

关键字:锂电池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