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产业观察 返回

中国移动5G建设发展按下“快进键”

作者:刘金良 来源:人民邮电报 发布时间:2020-03-05 浏览:

中国储能网讯:2月26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5G手机客户数达到100.7万,成为全国首个5G手机客户数突破100万的省级运营商;2月27日,中国移动上海公司在上海郊区5G规划区域成功部署全球首个32T32R 5G站点,可有效实现大规模5G网络部署;2月28日,中国移动浙江公司携手合作伙伴推出全国首个“5G﹢智慧路灯充电桩”,该应用集智慧照明、5G通信、汽车充电、视频监控、信息交互为一体,可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5G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国移动在全力做好通信保障、服务保障、防控保障“三个保障”工作和助力各行各业复工复产的同时,更将自身5G建设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不等不靠、不停不歇,抢抓工期、加速推进,力争今年年底5G基站数达到30万个。

5G是数字经济时代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加快5G建设与应用发展,对我国加快释放新兴消费潜力、对冲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意义重大。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研究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时的讲话中,就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作出科学部署,明确要求“积极丰富5G技术应用场景,带动5G手机等终端消费”。2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推动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加快发展。这充分表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5G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给予高度肯定并寄予厚望。

中国移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5G建设发展的重要决策部署,把5G建设发展作为2020年重点工作任务抓紧抓实抓细。2月以来,中国移动党组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逐步细化5G建设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点举措。2月21日,中国移动召开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视频会,明确将5G建设发展作为重大政治任务,要求全集团加快5G建设发展,大力实施“5G﹢”计划,联合产业各方抢抓工期,按时保质完成5G网络建设,丰富5G应用场景,探索5G新型商业模式和融合营销模式,加速推进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激发新型信息消费潜力。

记者注意到,在中国移动党组密集召开会议部署5G发展、推进5G落地的同时,中国移动党组书记、董事长杨杰多次深入基层,深度调研中国移动设计院、中国移动研究院等5G发展技术一线,强调要把握关键时间节点,抓好5G独立组网测试进度,确保如期完成5G网络建设;要聚焦“5G﹢”计划落地,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保障5G﹢4G协同发展,推动5G﹢AICDE融合创新,打造5G﹢Eco生态共建。

“抢抓工期”“把握节点”“抓好进度”“如期完成”……字里行间透露出重要信息:5G建设发展,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2020年是我国5G建设发展的关键之年。当前,5G已进入网络建设和应用推广的攻坚阶段,新冠肺炎疫情对5G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面对挑战,中国移动“积极突围”,在疫情防控毫不松懈的同时,结合各地疫情分区分级分类防控方案,综合考虑人口流动、施工条件等因素,联合产业链合作伙伴,制定了周密的建设计划,确保建设人员安全上岗、顺利上岗,加快在全国部署5G网络建设。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底,中国移动5G基站数已经超过8万个。

记者获悉,在网络建设抢抓工期的同时,中国移动不断丰富5G应用场景,加速推进5G融入百业千行。疫情防控期间,中国移动5G远程医疗、5G智能机器人、5G无人防疫车、5G红外热成像测温系统、5G云视讯、5G智慧工业等应用,在阻断疫情传播、支撑防控部署、推进复工复产、满足人民需求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移动刚刚推出的“5G﹢智慧路灯充电桩”,不仅可有效缓解疫情防控期间各园区关闭导致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问题,还可协助管理部门在疫情后收集回传监控视频、路灯管控、充电桩管理等数据,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5G的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中国移动表示,希望携手合作伙伴,加快推动5G建设发展,加速推进5G融入百业、服务大众。只有团结协作携手共进,才能构建和谐共赢的5G生态,也才能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扩容,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分享到:

关键字:5G建设 中国移动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