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IEA发布最新石油市场预测称,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在世界范围内扩散,限制了旅行和广泛的经济活动,预计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下降至9990万桶/日,将年度原油需求增速预期调降100万桶/日,较上年减少90万桶/日,系2009年以来首次下降。此前2月,IEA曾预计2020年全球需求同比增长82.5万桶/日。
IEA认为, 局势动荡不定使病毒对全球的整体影响产生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尤其中国占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80%以上,这将对全球能源和石油市场产生重大影响。随着疫情的蔓延,全球其他地区的人员、物资流动都将受到影响,这对原油需求的打击是显而易见的。
在中期报告中,IEA也预估了2025年的全球原油需求,他们认为2021年需求会急剧反弹,但年增长率将放缓。在2019年至2025年之间,预计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天略低于100万桶的年平均速度增长,其中,中国和印度约占增长的一半。但这是否就意味着原油需求将在2021年稳步回升?目前来看并不一定。
2018年,全球油耗每天9900万桶,中国约1300万桶/天,而中国的需求在2001年仅480万桶/天。美国和欧洲的原油消耗和七十年代的水平差不多,40年来几乎没有增长。
这意味着,中国对原油需求的增量是国际油价过去20年暴涨的重要因素。仅2002—2006年四年间,全球需求从7800万桶/天增加到8500万桶/天,这部分增量就在4年内把油价从20多美元推高到近60美元。
但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来自中国的原油需求增量可能成为历史。其中,乘用车是最大的新变量。
新能源汽车普及率的迅速上升将令交通石油需求大幅下降。目前,欧洲在交通用石油消费上已经见顶,新能源车市场正在加速发展,销量持续攀升。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协会的统计数据,2019年欧盟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新注册的电动乘用车达到55.86万辆,同比增长45%,远超整个乘用车市场1.2%的增幅。
虽然目前电动车的数量有限,但产生的替代效果正在扩大。2018年底全球电动公交车就替代23.3万桶原油消耗量。再加上电动车所节省的能耗,每天将替代27.9万桶原油,这大约相当于希腊每天消耗的原油量。
以一桶原油平均可以炼成约 13 加仑的汽油计算,一辆普通轿车每年消耗约 35桶原油。若销售1000万辆电车,将减少全球市场将近每天100万桶的原油需求。
谷歌汽车前员工曾撰文讲述其驾驶特斯拉Model 3 的经验,事实上,以一年开两万公里计算,每度电跑近7公里,实际耗电量3000度。按照度电13 美分的价格计算,一年交通能耗费用只要400美元(在加州,电动汽车车主可以享受一项补贴,实际成本更低)。Model 3 无需换机油,保养成本接近于零。目前,上海的国产特斯拉Model3的产量可达周产3000辆,Model 3的月销量也有望突破一万辆。
2019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同比增长10%,至22.98万辆。虽然中国市场出现首次下滑,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年销量120.6万辆。麦肯锡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到2024年,德国厂商在全球电动汽车生产量中的占比有望从2019年的18%上升至29%。若以此种增速,德国将有望在2021年以逾170万辆的年产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国。
可以预见,电代汽油几乎是一个不可逆的趋势。根据全球各个电动车汽车公司的产品路线图,可能 2024年之前甚至更早,全球电动车总产能一年就可以超过1000万辆,这将使全球原油需求降低 1%,而这或许就是原油需求下行的临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