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博郡被曝“员工自缴社保”、前途汽车拖欠员工工资之后,造车新势力再出“奇谈”。绿驰汽车“卖身”河南国投。
据报道,由于经营不善和资金链断裂,绿驰汽车已经“卖身”。天眼查显示,此前,深圳九州汇连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绿驰汽车的唯一股东方,注册资本13亿余人民币,拥有100%控股权。而在2020年3月6日,绿驰汽车已完成股权变更,投资人新增河南省国投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增资20余亿人民币,获得60%股权,成为绿驰汽车实际控制人并正式更名。
绿驰汽车曾于2019年6月上市首款紧凑级SUV车型。去年5月,绿驰汽车曾与长安宣布合作,用已经退出中国的长安铃木闲置产能为绿驰汽车代工,让人本以为新车面世有望,未曾想是竟这样的“结局”。
绿驰汽车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注册资本为13.5亿元,经营范围包括汽车科技专业领域内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建设运营、从事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销售汽车等方面。
事实上,绿驰走到今天这种局面早有苗头。2019年3月,绿驰汽车高层发生变动,绿驰汽车集团原CEO王向银向董事会递交辞呈,绿驰汽车集团原常务副总裁任亚辉接棒王向银任绿驰汽车CEO,成为绿驰汽车的实际控制人。
此外,作为造车新势力的一员,该公司可以说经历了所有造车新势力的“坎”:
2018年,绿驰汽车历经几番波折,首先与意大利I.DE.A不欢而散,继而和中能东道大股东上演“分手”戏码,并曝出以出售“原始股”的方式非法集资;随后有网友在网上发帖,称绿驰汽车拖欠数月工资未发,资金链断裂等消息。而最重要的是,其至今产品仍处于试制车阶段,未能上市。
同时,去年也有媒体曝光,绿驰汽车预计投资55亿元,自2018年6月22日签约落户,在江西九江兴建的年产20万辆新能源电动车生产基地仍旧处于平整土地的状态,至今仍未取得进展。
再就是,有接近绿驰汽车的相关人士表示,从今年初开始,绿驰汽车的相关业务基本停摆,内部核心班子实质上已经处于解散的状态,在被河南省国资控股后,核心团队已经“出局”。
业内人士认为,绿驰汽车无论是从融资进度、生产资质、新车的研发以及实际交付时间等方面来看,已经大大晚于竞争对手,再加上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坡,这些因素对于绿驰汽车的前景都非常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