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组织冀北虚拟电厂投运启动暨新闻发布会在北京成功举行。这标志着“第三方独立主体参与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工作正式启动,冀北虚拟电厂成为全国首个以市场化方式运营的示范工程,并正式投入商业运营。冀北电力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田博在会上宣布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投运启动,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郭炬致辞,我委一级巡视员高俊钊及电力办一行参加了会议并致辞,会议还邀请了国家能源局华北监管局局长王思强,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主任史连军、副主任常青,国网华北分部副主任李丹,清华大学、国家发改委电力体制改革专家夏清出席会议并致辞。
该工程依托泛(FUN)电平台,具备秒级感知、计算、存储能力,可接入亿级用户,有效降低发输供电环节投资。工程一期接入与实时控制蓄热式电采暖、可调节工商业、智能楼宇、智能家居、储能、电动汽车充电站、分布式光伏等11类19家泛在可调资源,容量约16万千瓦,涵盖张家口、秦皇岛、廊坊三个地市,秦皇岛作为虚拟电厂综合试点,张家口、廊坊分别作为蓄热式电锅炉、大工业负荷专项试点。
近年来,国网冀北电力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三型两网 世界一流”战略引领下,牢牢把握传统能源电力和经济社会产业跨界融合的大趋势,发挥电网企业的平台和资源优势,创新开展虚拟电厂示范工程。
泛电——聚沙成塔 泛在互联打造能源枢纽
在该示范工程建设中,国网冀北电力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依托泛在电力物联网技术,通过先进的控制计量、人工智能、5G通信等技术,聚合分布式电源、分布式储能、可控负荷、充电桩等不同类型的分布式资源,并通过更高层面的软件架构实现多个分布式能源的协调优化运行,把能源互联网从“概念”推向“落地”,实现了以电为中心,热、气、水等能源互联互通,打造了能源互联网技术样板间。
贩电——开放共享 市场机制重塑能源业态
在该平台建设过程中,国网冀北电力更多强调的是对外呈现的功能和效果,不断创新运营理念,通过市场化机制,培育以平台为核心的共享式能源互联网商业生态圈,积极创造更多社会经济效益。该公司依托平台优化调整传统业务流程,主动突破“自身封闭”,实现电网内外部信息深度交互,打造开放共享的新业态。
FUN电——融通生态 绿色理念创造美好生活
该平台可以帮助客户管理和运营能源资产,为广大社会主体提供一种轻松、快乐的用能模式。国网冀北电力充分发挥电网在电能传输利用中的枢纽作用和在资源配置服务中的平台功能,构建了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绿色能源生态价值体系,辐射绿色供热、绿色供冷、绿色交通、绿色智能家居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该公司以冬奥会为契机,贯彻绿色办奥理念,虚拟电厂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成功纳入国家“科技冬奥”重点专项指南,以实际行动为“精彩、卓越、非凡”的绿色冬奥会增光添彩。
冀北电力交易公司总经理王宣元介绍,通过冀北泛在电力物联网虚拟电厂一是深挖用户侧资源“富矿”,优化用电行为和时序,发挥削峰填谷的作用,降低发输供电环节投资,进一步提升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益,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二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环境下的商业新模式,服务新技术、发展新业态、推进模式创新、培育新产业;三是借助虚拟电厂建立的多种能源柔性互动的商业模式和市场机制,助力用户合理参与电力市场,优化综合能源管理,提高能效管理水平,有效降低用能成本。
冀北地区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截至2019年12月5日20时28分,冀北电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达2014万千瓦,清洁能源消纳成为重点。该平台的示范应用为冀北地区清洁能源消纳打开一扇新大门。以风电场为例,冬季夜间,整个电网正值负荷低谷期,却恰恰是风电大发期。如果这个时候,泛电平台能够聚合各类型分布式资源,实时跟踪电网调峰需求及调度指令,有效拉升电网低谷负荷,实现“荷随风动、荷随源动”,这将有效缓解由于调峰困难引起的弃风限电,实现风电的多发增发,也是对电网原有火电等调峰资源的有益补充和扩展。
冀北泛在电力物联网虚拟电厂示范工程是冀北电力打造的“三型两网”的雏形,使传统电网在技术体系、资源重组、市场运营上,向能源互联网转型实现了秒级感传算用、亿级用户能力、多级共享生态的三级跨越。
依托华北电力调峰辅助服务市场,预计今年,冀北电网夏季空调负荷将达600万千瓦,10%空调负荷通过虚拟电厂进行实时响应,相当于少建一座60万千瓦的传统电厂;“煤改电”最大负荷将达200万千瓦,蓄热式电采暖负荷通过虚拟电厂进行实时响应,预计可增发清洁能源7.2亿千瓦时,减排63.65万吨二氧化碳。未来,公司将进一步挖掘整合灵活可调资源,实现虚拟电厂聚沙成塔的价值增值,助推绿色美好生活。
来源山西省能源局\ 国际能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