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项目管理>电站事故及应急消防管理 返回

从用电量增长看经济运行的新变化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发布时间:2020-03-25 浏览:

本报记者 周子勋

用电数据作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3月份以来明显回升。3月17日,全国全口径发电量179亿千瓦时,较2月底提高10.8%,较去年同期增长1%,日发电量实现今年春节以来首次正增长。

在经济理论中,发电量、用电量与GDP增速具有高关联度。受疫情影响,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同比增速由正转负、大幅下滑至负8.2%,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下降7.8%。发电量数据与工业生产放缓的趋势相一致:今年前2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13.5%,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39个行业同比下降。据国家电网电力供需研究实验室测算,2月份日均电量仅约正常水平的80%,这也与1—2月经济运行指标变化相吻合,预示着中国经济放缓趋势已延伸到更多领域。

随着中央不断强化“六稳”举措,狠抓企业复工复产复业,我国经济运行正逐步回归常态。最新披露的用电量指标不断回升显示各行业生产秩序正逐步恢复。据国家发改委披露,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提高较快,除湖北等个别省份外,全国其他省(区、市)复工率均已超过90%。从电网企业监测的用电情况看,目前有色金属行业用电量已达到去年正常水平,医药、化工、电子行业用电量已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九成以上,钢铁、机械、纺织行业用电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八成以上。而3月中旬六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降幅较上旬已收窄至负16.8%。这些信息都指向我国工业生产正逐步改善。

除此之外,其他重要指标也显示出各行业生产秩序正逐步恢复。在服务业领域,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多个行业正在稳步恢复营业。截至3月16日,全国生活服务企业复工率超过60%。与此同时,全国96.4%的市场已恢复营业,肉菜交易量比2月初增长超过50%。企业开工率也在逐步提高,截至3月20日,除湖北外,各省份约1.1万个重点项目复工率为89.1%。

在国家一系列复工复产政策加快落地的推动下,我国发电量和用电量明显回升并不意外。发电量和用电量的数据转好也让市场对中国经济的信心有所增强。正如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日前撰文所指出,1—2月份主要指标占全年总量较小,只要二季度后经济加快恢复,我们有机会弥补1—2月份的经济损失。

从用电量的构成来看,透露出经济运行的一些结构变化:一是反映了服务业和消费市场的发展形势。今年1—2月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量同比增速高达27.3%,反映线上购物、线上办公、线上教育等蓬勃发展。二是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用电增速高于制造业用电增速,其中服务业中的数据中心耗电量成倍增长。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为1608.89亿千瓦时,占中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超过上海市2018年全社会用电量。根据IDC预测,到2020年中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增至2962亿千瓦时。伴随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新兴产业的用电量增长将会持续提升,这些用电结构变化折射出我国经济新动能不断壮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当然,观察中国经济不能只分析一个指标,要从多方面去看待经济变化;也不能只看眼前、看局部、看“单科”,更要看趋势、看全局、看“总分”。但无论如何,目前,随着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实体经济活动正逐步改善。

分享到:

关键字:用电量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