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召开视频会议,听取行业机构、企业代表对推动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的意见建议,研究分领域、分区域、分车型电动化的目标、方式及政策措施。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行动计划编制工作被提上日程。
3月1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法规政策体系的意见》,鼓励公交、环卫、出租、通勤、城市邮政快递作业、城市物流等领域新增和更新车辆采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
此前,《国务院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等政策文件已明确要求提高新能源汽车在公用领域用车中的比例。
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小兵认为,近日相关部委释放的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提速信息,将使上述政策文件更细化、更具操作性。
十年来,我国已在纯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领域取得重大进步,电动车全球销量第一,比亚迪,北汽,蔚来,小鹏,威马等一批中国企业抢得技术和市场的先机,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电池先后获得世界各大主机厂青睐。
陈小兵说:“我国加大推广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不仅将让更大范围的民众因体验而接受电动车,拉动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更将推动汽车产业链在促进配套基础设施完善和推广应用模式创新上再上台阶。”
汽车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新冠肺炎疫情让汽车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全国乘用车联合会秘书长崔东树强调:“全国今年经济增长和消费稳定目标非常明确,我们希望鼓励汽车等传统大宗消费,让汽车抵充消费市场的下行压力。”
而近期频频刷屏的“新基建”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将技术布局及提振经济进行了双线融合,如百度董事长兼CEO李彦宏所言:“中国经济能够持续快速增长二三十年,离不开国家长期、大规模、高质量的投资,与很多基础行业统一部署、统一建设息息相关。当前,数字经济正进化到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驱动力的智能经济新阶段,与之相适应的新基础设施同样需要国家牵头来投资、建设和协同。智能经济基础建设的水平,决定了中国在新一波技术红利的全球格局中,能否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由此,出现在“新基建”涵盖领域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有望不再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梗阻。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建议,及时拨付中央财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奖补资金;引导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贴息信贷支持充电基础设施企业;加大居民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推进力度,打通个人充电设施安装管理障碍;明确充电运营企业同等享受5%电价优惠政策。
陈小兵对科技日报记者说:“公共领域用车电动化程度和使用频率高,但从覆盖面看,我国还处在应用初级阶段,不仅使用效率有待提高,价格也须进一步下探。从技术路线上看,终极方向看好氢能源,但中短期仍将以纯电为主。民众比较关心的电池回收和有可能造成的污染,国家有关部门一直有应对方案,并在不断改进中,但诸如北方城市电动公交车存在的行驶里程短、无法同时使用空调供暖等问题还待行业共同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