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基岩储能系统招标

作者:中国储能网新闻中心 来源:北极星储能网 发布时间:2020-03-07 浏览:

基岩是陆地表层中的坚硬岩层,可作大型建筑工程的地基。有资料显示,基岩储能是利用在地下的基岩上打孔,将热量储存在基岩中,待需要时再将热量放出,可搭配太阳能系统完成,适用于大规模长时间的、季节性的储能,能量转换过程损耗较少、转化效率高。还有文章指出这种储能系统适用于建造在热电联产项目附近。

(图源:Large-scale Thermal Energy Storage)

国外有一家企业Heliostorage做这种基岩储能技术,其建设过程是在基岩以下打出35-45米深的孔洞,将丙二醇或白开水注入管道,收集太阳光热、将其储存在70°C的基岩中,并在冬季将其热量回收以对用户提供30 - 70°C的热量。最新消息,3月5日该企业签约将在土耳其开发应用市场。

(图源:Heliostorage)

2019年4月有报道称丹麦启动了一个类似基岩储能的利用岩石储能项目,研究人员建造了碗状储能模型,部分模型建在地下。

其原理就像一个大型烧烤架,其热储能设施由一堆绝热的石头组成,由风力涡轮机的剩余电力提供能量、将热量吹到大量石头上将石头加热到600℃,当再次需要能量时,将石头储存的热量再排放出来,通过水蒸气驱动发电机产生电力,余热供给区域供热。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广州南沙基岩储能系统招标要求投标人应在芬兰国依法注册登记,并取得有关登记证书。

2019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于为首批中国-芬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根据批复的建设内容该项目拟与芬兰企业在基岩储能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拟新建光热+溴化锂、基岩储能、电动汽车V2G等元素,并整合前期微电网项目元素,建设“风、光、岩、物、气、储、荷”多位一体的微能源网,其中包含微风发电、微型光伏发电、光热供能、基岩储能系统、燃料电池、电储能、电动汽车V2G等多种技术。根据此前公告显示,中国能建广东电力设计研究院中标负责该项目的EPC工程。

招标详情如下:

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项目基岩储能系统采购国际招标公告

南方电网物资有限公司受招标人委托对下列产品及服务进行国际公开竞争性招标。本次招标采用电子招标方式,现邀请合格投标人参加投标。

1、招标条件

项目概况: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于2019年1月由国家能源局正式批复为首批中国-芬兰能源合作示范项目,根据批复的建设内容该项目拟与芬兰企业在基岩储能等领域开展国际合作,实现两国的能源技术优势互补,打造国际领先的综合能源示范项目。根据第三方技术机构和法律机构出具的本项目涉外物资采购策略咨询报告,本项目基岩储能招标采购是基于国家能源局组织推动中芬两国能源技术合作共进的背景下开展的,可面向芬兰国供应商公开招标。

资金到位或资金来源落实情况:招标人已落实一笔资金并计划用于支付本次招标后所签订合同项下的款项。

项目已具备招标条件的说明:项目资金来源已落实,且招标技术要求已明确,项目主管部门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已批复。

2、招标内容

招标项目编号:3423-204000066480

招标项目名称:广州南沙“多位一体”微能源网示范工程项目基岩储能系统采购

项目实施地点:中国广东省

3、投标人资格要求

投标人应具备的资格或业绩:1、非联合体投标;2、投标人应当在投标截止时间前在中国国际招标网注册;3、投标人应在芬兰国依法注册登记,并取得有关登记证书。

是否接受联合体投标:不接受

未领购招标文件是否可以参加投标:不可以

4、招标文件的获取

招标文件领购开始时间:2020-03-06

招标文件领购结束时间:2020-03-16

是否在线售卖标书:是

获取招标文件方式:电子下载

招标文件售价:免费

5、投标文件的递交

投标截止时间(开标时间):2020-04-15 10:00

投标文件送达地点:中国国际招标网

开标地点:中国国际招标网

6、投标人在投标前应在必联网或机电产品招标投标电子交易平台完成注册及信息核验。评标结果将在必联网和中国国际招标网公示。

7、联系方式

招标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南二路2 号

联系人:曾慧

联系方式:8615626122810

招标代理机构:南方电网物资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178 号南网物资公司

联系人:李荣

联系方式:8613422754921

分享到:

关键字:微能源网基岩储能系统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