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能源安全重视的提升正在推动上游产业的复苏。在出现这一转变之前的很长一段时期,由于石油天然气在2014年后较低的价格,加上中国在复制美国非常规资源生产模式未获成功,上游投资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政府推动国内增产,中国的国家石油公司(NOC)计划提升国内产量,吸引更多外国公司参与。对于目前在中国拥有油田资产的外国石油公司而言,这显然是个好消息。这些公司将评估近期政策变化和信号,以便更好的定位在中国的业务。国家石油公司增产计划的实施,加上政府推动油气勘探与开发(E&P)行业参与者多元化,意味着在中国上游投资和生产机会的增加。
中国的能源安全担忧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气进口国,中国似乎已准备好复苏其油气勘探与开发行业。2016年以来,由于油气资源高度成熟,国内石油产量一直下滑。提高采收率的解决方案在大型产油田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开采成本,令国内油气资源竞争力下降。虽然中国拥有庞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但一直难以将其转化为实际产量,政府的非常规天然气生产目标实现困难。更为复杂的地下状况和地上风险加剧了这种挑战。
2018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达到了70%。由于对进口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度增加,能源安全成为了中国政府的关注重点。中美贸易争端更加剧了中国的能源安全担忧。美国凭借页岩油气革命成为油气净出口国,未来几年世界石油产量的增量大部分也来自美国。这几项因素交叠,进一步促使中国加快制定和推行新的能源安全策略。
不过,能源安全不是最近才成为中国的担忧。2009-2013年,在油价超过100美元/桶的环境下,能源安全推动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大幅海外扩张。中国经济当时的快速增长推动国内石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包括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需求的增长,推动全球需求增长,形成油价继续增长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下,大手笔的国际并购活动(M&A)被认为是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当时最行之有效的策略。然而,2014年的油价暴跌为中国国家石油公司的海外扩张按下了停止键。高价购入的资产成为了国家石油公司的负担;继续扩张被证明不再可行。
随着油价的复苏,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在对海外资产组合经过重新评估和整合后,国际并购活动有望触底回升。但是,中国国家石油公司将改变产量增长重心,将国内资产作为产量增长的重要来源(见图1)。
图1:中国上游国际并购支出和变化的能源安全担忧
NOC在行动
为响应政府提高国内石油天然气产量的呼吁,各大国家石油公司都在制定实施其七年行动计划。在国家能源局协调下,这些计划旨在提升中国2019到2025年的上游油气开发生产。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石油”)、中国国家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披露了其七年行动计划的主要目标。中石油将重点放在4个核心地区的产量增长和储量增加:新疆、松辽、长庆和东南地区。中海油将目标设定为,到2025年,勘探工作量和探明石油天然气储量相比2017年翻一番。
注重勘探(尤其在风险勘探地区),反映出中国石油公司因为国内油田相对成熟在增产上面临的挑战。中石油和中海油均计划增加勘探支出。中石油计划每年在风险勘探上投资50亿元(6.4亿美元),是当前水平的5倍。到2025年,中海油计划实现勘探工作量翻番。
页岩气和致密气仍是国家石油公司的重点,这也在意料之中。中石油计划2025年生产240亿立方米页岩气(2018年为42亿立方米)和350亿立方米致密气。该公司未来7年将投入540亿元(78亿美元),用于在四川盆地开采页岩气。今年早些时候,中石油还公布了在四川开采页岩气的四步策略,希望2035年产量达到420亿立方米。
页岩气钻井成本的降低,加上更为有利的投资监管环境和国家石油公司投入的决心,为实现这些目标提供了基础。不过,当前有限的油田服务能力,加之四川地区地震多发,对水力压裂可能的反对情绪,令页岩气开发错综复杂。
政策改革吸引外国投资者
多年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在探索通过改革和激励计划来重振上游产业。改革集中在四个方面:
优化非常规资源的补贴和税务减免
试点新油田的授予和退出机制,实现参与者多元化
提升行政管理,简化审批要求
通过天然气门市价格和管道改革,提升井口价格和管道接入能力
改革之初,补贴是用于激励非常规资源开发的主要工具。在2019年5月新出台的一项非常规天然气补贴计划中,还首次包括致密气,并对煤层气和取暖季增产提供了额外权重。
2017年以来,政策重点逐渐从补贴转为结构性改革。2017年5月的一份政府文件《关于深化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改革蓝图。改革的目的是在中国勘探开发行业建立新的竞争格局:由国家石油公司主导,不同类型的公司参与,并推行新的油田授予和退出机制。2018年中美贸易争端升级以来,改革方案大大加速。
为吸引外国投资者,政府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包括取消国家发改委“总体开发方案”审批,试点不同的区块授予方式(招标、拍卖、挂牌)。最近的一项措施允许外国投资者独立投资上游项目,而无须与中国国家石油企业建立合作或合资企业。
通过这些政策更新,政府也向外国投资者发出了明确信号,鼓励其参与中国的上游勘探开发。不过,在吸引外国投资者方面依然面临一些困难,比如对外国企业而言,当前中国有吸引力的资产较少。
中国希望通过生产更多国内石油天然气来确保能源安全,这意味着油气勘探开发市场会进一步开放,政府也将会出台更多激励和改革措施。总体来看,近期的这些措施是积极有益的。但同时,很多国家目前也在积极调整油气政策在吸引投资者,中国也在面临来自这些国家的竞争。
作者:
Nick Sharma,IHS Markit(埃信华迈)上游研究执行总监
朱坤锋,IHS Markit(埃信华迈)上游研究副总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