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储能网欢迎您!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国内新闻 返回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自动驾驶汽车应是认知主体

作者:卢奇秀 来源:中国能源报 发布时间:2020-02-12 浏览:

5G和道路的智能化,让自动驾驶变得越来越有可能。

自动驾驶从L0到L5的不同分级差别在于智能技术向汽车的渗透程度不同。自动驾驶不单单是四个轮子加计算机,自动驾驶汽车本身应是一个认知主体,而不是一个被控的对象。汽车将变成“会学习、会交互”的轮式机器人,它要有自主性。未来,人们上车后还可以享受VR。汽车不需要人驾驶了,它就变成了一个个电子座舱,人们可以在移动生活中办公和休闲。

智能驾驶的一个关键点,就是什么时候车内可以取消安全员,如果要有安全员,安全员还需要驾照,那么自动驾驶的革命就还没有到来。我们有这么多实验开放区,可以尝试在特定区域内不仅有可以自主移动的车,而且车内可以没有安全员,在这个特定区域里可以让乘客从任意点A到任意点B,但后台可以有一套监控系统。在这种配置下,100台车不需要100个安全员,但是可以有后台监控人员。

人、车、路三个要素结合起来,就是中国的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的特色。我认为,智能网联首先会在中国做出成绩,我们可以尝试在车和路上进行创新,比如智慧灯杆、智慧路灯和单车智能结合起来,走出有中国特色的道路。

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人工智能要赋能汽车,让它变成会学习的轮式机器人,驾驶脑可以向优秀驾驶员学习,可以不断积累知识,不同个性的人有不同的驾驶方式,驾驶脑也可以开出不同的驾驶风格,这是可以在人工智能基础上实现的。人工驾驶出现事故的时候,也是驾驶脑进行“负学习”的机会。我们无人驾驶最大的驱动力就是要把汽车是人类的“第一杀手”的罪名清除,我们可以研究事故是怎么发生的,以及在事故发生前如何防范。

分享到:

关键字:自动驾驶

中国储能网版权说明:

1、凡注明来源为“中国储能网:xxx(署名)”,除与中国储能网签署内容授权协议的网站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储能网)”的作品,均转载与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但并不代表中国储能网赞同其观点、立场或证实其描述。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与稿件来源方联系,如产生任何版权问题与本网无关。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引用的图片(或配图)内容仅供参考,如有涉及版权问题,可联系我们直接删除处理。请在30日内进行。

4、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13661266197、 邮箱:ly83518@126.com